胡遵远:红色宣讲“孺子牛”-ag凯发旗舰厅

农民日报社主办

ag凯发旗舰厅-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政法·先锋 详情
胡遵远:红色宣讲“孺子牛”
  • 编辑:刘云
  • 作者:李燕 李泽波
  • 2021-11-22 14:45:01

近日,中宣部发布《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关于表彰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理论宣讲报告、微视频的决定》,授予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副院长、中共金寨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金寨县档案馆馆长胡遵远同志“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图片 1.png

安徽金寨县是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将军县。红色历史灿烂辉煌,红色资源积淀深厚,红色基因丰富多彩。为了集中人力办大事,进一步深入挖掘、开发、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早在2014年,金寨县委、县政府就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将县党史、方志、档案和革命博物馆4个单位整合并组建成“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胡遵远同志被任命为党组书记、局长。自此,胡遵远开始踏上研究红色历史、开发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的“红色之旅”。

八年来,胡遵远带领同志们俯首躬身苦读史、倾心用力做研究,深入挖掘丰厚的红色历史、广泛征集珍贵的红军文物,潜心研究、积极开发、撰文编书、大力宣传,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工作,谱写了一篇篇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精彩诗篇,唱响了一曲曲传承弘扬红色基因的动人乐章,在党史、地方志研究和红色宣讲、红色基因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胡遵远也因此多次被评为全市优秀政协委员、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此外,胡遵远还受聘担任全市党史教育宣讲团成员、全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巡讲团成员、全省党史宣讲团成员、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安徽省党史学会理事、安徽省大别山革命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及合肥学院、安徽外国语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与此同时,2016年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被评为全省党史系统先进集体,2021年中共金寨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被评为全省党史和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铁军》《神州》《祖国》《瞭望》《皖西日报》《安徽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国防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先后对胡遵远及其所在单位相关工作情况和先进事迹进行专门报道。

图片 3.png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金寨视察指导工作时,专门就如何做好红色基因传承做出重要指示。几年来,胡遵远和同事们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和总结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渗透式传承、注入式传承、展览式传承、课堂式传承、屏幕式传承、熏陶式传承、融合式传承、引领式传承、创新式传承、借船式传承10种传承红色基因的“金寨模式”。其中,渗透式传承主要是通过编纂红色书籍、撰写和发表红色文章传承红色基因;注入式传承主要是通过集中授课、宣讲方式传承红色基因。在这项工作中,胡遵远既是设计者、谋划者,更是探索者、实施者。在10种传承红色基因模式中,胡遵远对适于党史研究部门和党史工作者开展的渗透式传承、注入式传承情有独钟。为此,金寨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档案馆专门组建了由胡遵远亲自负责的红色基因传承服务队和红色主题宣讲报告团,上到省直机关、高等院校,下到乡镇村组、中小学校,都积极开展送红色基因“进学校、进军营、进乡村、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网络”活动,把红色基因送到大江南北、淮河两岸,送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取得突出成绩。

图片 5.png

重学习,持续增加红色宣讲储备

胡遵远深知“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的道理。为了确保宣讲工作方向正确、成效显著,他一方面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重要位置上,刻苦学习、深刻领会;另一方面立足本地实际,深入学习、认真研究大别山区的红色历史和大别山精神。近年来,胡遵远每年在《人民政协报》《安徽日报》《党史纵横》《江淮文史》等报刊中发表100篇以上关于红色大别山的文章和学术论文,且每年牵头编纂、出版约10本红色书籍。其中,《辉煌鄂豫皖 英雄大别山——浅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和大别山精神》《用大别山精神点亮金寨脱贫攻坚路》《让大别山精神熠熠生辉 永放光芒》《准确把握大别山精神的核心要义》等20多篇研究大别山精神的理论文章分别在《祖国》《铁军》《办公室业务》《安徽大学报》等20多家公开发行报刊上发表,与人合编的《话说红色金寨》一书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特别奖,主编的《将军县的初心故事》一书获安徽省党史系统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此外,胡遵远还多次应邀参加国家级、省级理论研讨会,并分别在2017年6月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主办的、2020年7月河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2021年7月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大别山精神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金寨县的改革开放之路》《红色女特工——文媛》等多篇论文和文章分别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保密局举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征文活动”中获奖。

图片 6.png

重实践,分类开展红色宣讲活动

面向基层,突出重点。胡遵远把宣讲重点定位在乡镇村和中小学校。几年来,他积极参加宣传部门主办的“举旗帜,送理论”、组织部门举办的“党史课程进基层”等各类宣讲活动,认真履行“金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红基因传承大队”大队长的职责,精心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和红色基因传承大队各成员单位宣讲骨干积极开展送红色基因“七进”活动。全县3814平方公里的红色热土上,乡乡镇镇都有他的宣讲身影,山山岭岭都有他的宣讲足迹,许多行政村(社区)、80多所中小学都留下了他铿锵有力、激情四射的宣讲声音。在宣讲中,他还特别注重针对不同受众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历史讲清楚、把道理讲明白、把故事讲生动,让人们深受教育和启迪。

通力协作,营造氛围。在宣讲工作中,胡遵远注重与县委宣传部、组织部、人武部、县委党校、退役军人事务局、民政局、教育局等有关单位积极配合、通力协作,着力营造“全县上下抓理论宣讲,齐心协力传红色基因”的浓烈氛围。

不断拓展,扩大影响。近年来,通过积极推介和广泛联络,胡遵远先后到省委党史研究院、农业农村厅、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市纪委监委、武警六安部队、安徽大学及合肥市经济开发区芙蓉社区开展理论宣讲100多场(次),进一步扩大了老区影响,树立了老区形象。    

图片 7.png

重质量,矢志提升红色宣讲效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胡遵远不断思考“什么样的宣讲最具吸引力”“什么样的宣讲才有影响力”。思考后,他便开始一些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

一方面,他通过“用老百姓的话语,讲感人肺腑的故事”,切实增强基层理论宣讲的吸引力。为此,他收集和整理了许多有关大别山区老红军、老将军的战斗故事和红色家风故事,在每次的宣讲中,他都要讲上几个激动人心、催人泪下的“精彩片段”,以此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2019年,他应邀到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录制“讲武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丰碑》系列节目”。在央视大舞台上,他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讲述了革命老区金寨县立夏节起义、金刚台妇女排等一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好的记忆。

另一方面,他采用“面对面、屏连屏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提高基层理论宣讲的覆盖面。2020年10月中旬在皖西学院、12月20日在金寨县农村商业银行、2021年3月29日在金寨县公安局,他均是采用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理论宣讲,每次在现场的听众有100多人,另有几百人在不同地方进行集中收听收看。2021年4月20日,他与合肥工业大学进行了一场大胆探索——直接实行“线上教学”:他在金寨县红25军军政机构旧址向在场的学生做宣讲报告的同时,学校通过现代通信手段把现场教学的实景传送到校园内,让10多个班的1000多名师生远在几百里之外同步收听收看他的精彩报告。此举收到了良好效果,得到了一致好评,新华社《瞭望》杂志在2次报道中都提到了这一新举。

图片 11.png

重传承,充分发挥红色宣讲作用

胡遵远本身是一位“红二代”,他的父亲是一位红军失散人员,叔父曾任红25军224团团长,牺牲时还不到30岁。他经常跟同事们说,“开展理论宣讲、传承红色基因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重视且几乎是年年讲、月月讲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必须严肃认真地、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这也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社会主义红色江山代代相传、关乎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自觉主动地抓、充满感情地抓!这更是我们继承先辈遗志、不忘初心使命的现实要求,我们要对得起大别山区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我们要确保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红色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因此,他时刻不忘自己是红军后代的身份,始终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以红色传人、革命后代的热血热情,积极地投身到大别山革命历史和红军历史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宣讲工作中,把基层理论宣讲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大别山精神的有效措施、重要途径,作为自己的光荣使命、毕生追求,念兹在兹、始终不渝、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多年来,不论酷暑盛夏、寒冬腊月,不论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只要有宣讲任务,他都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宣讲第一线。有人精炼地总结道:“胡遵远,不是在宣讲,就是在宣讲的路上。”几年前的一个夏天,他曾因“痴心入迷”大别山革命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意外地坠入路边的湖水中,差点丢掉性命。2020年“七一”前后,他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就在县内乡村一线开展30多场以“庆祝建党99周年”为主题的党史宣讲报告会。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他不顾年近花甲、坚持连续作战,经常深入乡镇村组、机关学校,不断地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宣讲大别山区的红色历史、红25军、红28军和红四方面军的光辉战史,为大家“烹制”了一道道党史学习教育、基层理论宣讲的“合口菜”,受到了广大听众的一致称赞和充分肯定。

作者:金寨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李燕 李泽波

责编:钟欣 刘云(见习)

分享至
相关新闻
关于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