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坚持将联农带农机制建设作为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发挥龙头企业与“三农”天然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利益关系,引导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将产业链各主体打造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命运与共的联合体,带动更多带动更多农民融入现代乡村产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为贯彻落实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要求,发掘各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的典型案例,以及龙头企业在联农带农增收、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带动返乡人员创业等方面的鲜活经验,讲好乡村产业发展的故事,乡村产业发展司在各地遴选推荐的基础上,整理了联农带农5种模式(统一服务带动标准化经营联结模式、金融创新支持高质量发展联结模式、业态创新引领就业创业联结模式、股份合作共享发展成果联结模式、村企协同共促脱贫致富联结模式)、20种典型案例,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龙头企业培育提供借鉴。
11月26日,由圣农集团自主培育白羽肉鸡新品种“圣泽901”正式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成为我国首批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品种,打破了国外对白羽肉鸡种源的长期垄断。
38年来,集团已成长为集原种研发、饲料加工、种鸡饲养、种蛋孵化、肉鸡饲养、肉鸡加工、食品深加工、产品销售、快餐连锁为一体的全封闭白羽肉鸡全产业链企业,现有500多个生产基地,肉鸡年产达5亿羽,居全球第七、亚洲第一。
打破垄断 实现“吃鸡自由”
白羽肉鸡作为重要禽类,是炸鸡等食品的主要原料。20世纪80年代白羽肉鸡进入中国,中国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禽类消费国,但育种却长期被欧美国家企业垄断,种鸡完全依靠进口,鸡苗的价格、供应量都掌握在外国企业手里。“每羽鸡苗由最初的5美金上升到37美金,而国内白羽肉鸡养殖企业只能接受,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能力。”傅光明说。
为了打破困局,从2011年起,圣农集团开始为白羽肉鸡育种自主研发做准备。2014年,农业农村部提出到2025年,育成2至3个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的白羽肉鸡新品种。为此,集团联合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福建省光泽县的一个乡村进行秘密育种。
经过科研人员艰辛探索,顶着国外企业“断供”鸡苗的威胁,2019年国产鸡苗初步培育成功。经过数百批次的对比试验,以及农业农村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性能测定,其自主培育种鸡的生产速度、成活率、产蛋率、料肉比等主要指标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解决种鸡“卡脖子”问题,实现“吃鸡自由”,同时为白羽鸡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产业进村 打造产业集群
圣农集团把产业帮扶当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经过十几年的积累,探索出“龙头企业 村组集体 村办企业 特色小镇”的产业致富发展模式,致力于打造千亿级白羽肉鸡产业集群。
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现状因地制宜,企业将优势资源导入乡村,让产业链有机嵌入村集体。
2015年11月,圣农集团带头主动结对帮扶光泽县中坊村,优先利用中坊村的荒地、劣地等建厂房,先后在中坊村投资40亿元建设集团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共建设了5个宰杀厂、6个食品厂和恒冰物流公司等配套生产单位,既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又增加村民收入。
围绕十里铺村紧邻316国道、距离县城仅3公里的区位优势,集团把7个饲料厂的饲料用油运输,交给十里铺村承运,利用“飞地经济”模式量身定制将运输产业“飞”入村里。
在其支持下,2018年,十里铺村第一家村办企业——光泽县日月兴物流有限公司成立,并将每吨运费提高20元,作为十里铺村的财政收入。2020年,十里铺村年财收入达200多万元,成为光泽县村财政收入最多的村。
由于豆粕运输量巨大,单靠一两个村无法完成任务,为此,圣农集团引导油溪、上屯、双门、大羊、黄溪、高源6个村联合抱团发展,于2019年1月,提供120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6个村组建股份制物流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成立董事会,董事由6个村各选出一名代表担任,引进职业经理人担任总经理。仅用一年,油溪等6个村的财政收入达40万元。
带动就业 巩固脱贫成果
圣农集团为村集体兴办特色企业、建设特色小镇,依靠产品加工、物流运输、三产服务等,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带动千余户农村养殖户致富奔康。
例如,2018年在中坊村投资1100万新建鸡肠加工厂,由村集体承包生产加工,每吨提取400元作为村财收入。据了解,加工厂吸纳了70%的村民转化为产业工人,带动20%的村民通过发展服务业增收致富,100多名年龄偏大、缺乏技能难以就业、生活极端贫困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近上班,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人。每年鸡肠子加工厂发放工资达700万元。
巩固扶贫成果,落实光泽县委县政府“小县大城关”战略,投资30亿元在鸾凤乡建设圣农小镇,把经济有困难的农户从深山老林搬迁出来,安排到圣农基地务工,安排在小镇居住,并积极帮助村民丰富精神生活,建立道德传播阵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诸子百家文化进村上墙,提升村民素养。
在其帮扶下,2020年鸾凤乡3个省级贫困村、8个村财贫困村全部摘帽,326户790名贫困村民全部稳定脱贫,形成鸾凤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并向浦城县、政和县、江西的资溪县、甘肃省的镇原县推广“民企带村”运营机制、模式。如今,光泽、浦城、政和、资溪、镇原5个偏远山区县正实现涅槃,2018年1月,光泽县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20年11月,镇原县顺利脱贫摘帽,2020年底浦城县、政和县、资溪县也同步实现小康。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