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莫志超
持续深化农业农村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行政审批一头连着农业农村部门,一头连着农业市场主体,往深了说则是直接连着农户。企业办理各项手续方不方便,直接关系到小农户能否快速得到联农带农机制的实惠。
2022年,农业农村部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转变职能、优化涉农领域营商环境、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重要抓手,做到推进改革有力度、规范管理有深度、优化服务有温度。不少企业表示,改革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办证更便捷了”。
那么,农业行政审批改革过程中有哪些应该注意的问题,又有哪些经验值得被挖掘?为了进一步创新优化审批服务,在新起点上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近日,农业农村部法规司在江西召开农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座谈会,交流改革经验与感受。
一个小调整大大缩短时间
这两年对于生猪养殖主体来说可谓“坐过山车”,猪价随猪周期的波动让很多养殖户疲于“跟在后面跑”。在江西,有这样一家颇具“后发优势”的企业则显得较为从容,这就是双胞胎集团。在此前的采访中,集团负责人表示,生猪价格和饲料价格往往成反比,一方价格下跌时另一方就可以起到缓冲,对企业的平稳发展很重要。作为老牌的饲料企业,双胞胎集团虽然进入生猪养殖赛道的时间不长,但已于2021年跃居全国生猪行业第四名,2022年实现生猪上市近1000万头。
猪多了,就需要更多的饲料。2020年-2022年,双胞胎集团新增了20多家饲料厂。而新建饲料厂,就必然会涉及各种各样的审批。“以前新办一个厂,大大小小的手续有十几项,经常搞得我们很头疼。”双胞胎集团董事、投资总裁华磊说得很直接。3年新建20多家饲料厂数量看上去不算多,但这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时断时续的疫情让企业很难搞清审批人员到底能不能按时来现场进行相关检测,如果审批的速度跟不上,企业想扩张也得放慢速度。
“我们将部分行政审批中的‘检测制’改为‘承诺制’,企业不需要等检测人员上门,就可以在线上通过‘不见面审批’通道完成相关手续办理,可以为企业节约20多天的时间成本。”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双胞胎集团享受到的实惠是江西省“争当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目标建设过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持续简政放权,实行清单动态管理,实现一窗式办理,提升审批效率,实施“好差评”制度,2000余件行政审批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同时,江西省农业农村厅还注重创新机制,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精简办事材料、推进“异地通办”、实施“包容审慎”监管。2021年以来,为全省30余家饲料生产企业节约了近50万元检测费用,2022年,全省已办理轻微违法不罚案件81件,提高了“行政温度”。
在推出农药经营许可证到期后顺利延续等措施的基础上,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实现行政审批服务365天“不打烊”。结合江西省推出的一系列便民举措,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积极做好“端口接入”:线上依托“赣服通”平台,打造“省农业农村厅服务专区”,近30项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可办”,17项许可证照“掌上可查”;选派工作人员进驻省政务服务中心,授权启用“江西省农业农村厅行政审批专用章”,进一步方便企业多窗口一站式办齐手续。
探索信用分级和闭环管理
实际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各地都如火如荼推进。座谈交流中,大家也分享了各自的实践,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江苏省宿迁市去年探索实行了农资领域信用分级监管机制。宿迁市农业农村局在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的帮助指导下,依据农资领域企业最近3年的信用状况,将辖区内304家农资企业划分为a(优秀)、b(良好)、c(警示)、d(失信)4个信用等级,并利用江苏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分别建立对应的信用档案库,根据信用等级变化情况、市场主体设立及变更情况等实时更新。
在执法过程中,宿迁市农业农村局对不同信用等级监管企业设定不同的双随机抽查比例,实施分级分类监管。2022年,共抽查农资企业15家,其中a级两家、b级5家、c级8家。“信用等级越低,抽查比例(数量)越高,对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达到了‘无事不扰’而又‘无处不在’的监管目的。”宿迁市农业农村局法规处(行政审批处)处长付玉林介绍。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法规处二级调研员黄昌盛结合实际谈了对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建议。他提到,目前在工作中主要存在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执法监管信息化支撑水平不高、审核监督自动化水平不高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在加强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
目前,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与相关技术公司进行了对接,准备建设湖北省农业农村行政审批应用系统,实现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并有效对接农业农村部垂直应用系统。在实现纵向联通的同时,横向实现行业主管处室日常监管和综合执法机构行政执法的有效衔接,实现“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处罚”闭环管理。
在黄昌盛看来,信息化建设最终是要形成监管闭环,这就需要将ai、算法等新技术新理念引入农业行政管理工作中。依托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记录的基础数据,建设一批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智能分析的监督模型,通过计算发现审批和执法过程中的风险和问题,自动评估审批效能和执法效率,推送审批风险和执法问题,完成智能化执法监督的闭环搭建。
持续释放市场活力和动力
通过坚持法治引领、市场化改革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协调的原则,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放”“管”“服”三管齐下,围绕农业行政审批改革“重总结、查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我们以简政放权放出了活力和动力,以公正监管管出了公平和秩序,以优化服务服出了便利和品质。”农业农村部法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今年,农业农村领域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重点围绕5个方面继续推进。
加强行政许可制度机制建设,强化审批监督,防范廉政风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再取消、调整一批行政许可事项,为农业农村领域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持续推进“三减一优”,推动一批重点领域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优化服务”,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编制可容缺受理事项清单,推动系统对接整合和数据共享,持续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电子证照应用,制定电子印章管理办法,打通电子证照应用“最后一公里”,促进实现农业农村领域电子证照在全国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互认通行。推广典型经验做法,深入了解各地在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同时防止在履行审批、管理职能时“光踩刹车不踩油门”“尽设路障不设路标”。提升线下服务水平,改造升级农业农村部政务服务大厅,全面提升线下审批服务的便民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责任编辑:李亚新 王晓乾(见习)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