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乡村振兴立法的特点及启示-ag凯发旗舰厅

农民日报社主办

ag凯发旗舰厅-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政法·漫谈 详情
国外乡村振兴立法的特点及启示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李慧斌
  • 作者:郑其斌 吴雨函
  • 2021-05-28 10:06: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简称《乡村振兴促进法》)已于2021年4月29日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直接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把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三农领域的重要实践。欧美国家和日韩等国在乡村振兴立法方面起步较早,分析这些国家推动农业农村立法的特点和经验,将对我国的乡村振兴立法的不断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美国乡村振兴立法的特点

法案更新较快。美国通过立法推动乡村发展已有近90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美国乡村振兴法制化进程加快,农业立法逐渐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每5年至6年就会对相关法案进行更新或出台新的法案,以适应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2008年之前的美国农业法案,相对侧重基础设施建设、就业及科研领域;2008年之后,则开始更加关注引导扶持乡村可持续发展。以《2014年新农业法案》为例,就有发展农村信贷系统、促进农村资源环境保护等内容。《2018年农业提升法案》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额度,加大对资源保护项目的财政支出。

体系相对健全。注重农业投入领域立法。早在1933年制定的《农业调整法》中,就有关于农业投入的专门规定。目前,美国有大量关于农业投入和农业信贷的法律,为农业投入和信贷体系构建提供法律保障。重视发展农业旅游。美国很多州都出台有关农业旅游的专门法律,或是在其他部门法中设置有关农业旅游的法律条款,不仅调动农民开展和经营农业旅游的积极性,还保护了农民的权益。

二、英国乡村振兴立法的特点

注重对乡村的教育投入。英国农民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较高,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英国较为完善的农民职业培训体系。1870年颁布的《福斯特教育法》,就已经开始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农村居民受教育的权利。1982年出台的《农业培训局法》,使农民培训成为当时英国所有职业培训中唯一可以获得政府资助的项目。此外,英国还有完善的农业职业技能资格认定体系,设有严格考评制度,保障农民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三、日本乡村振兴立法的特点

关注落后地区发展。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协调发展,日本十分关注对人口流失严重、经济相对落后乡村的振兴和发展,如出台的《离岛振兴法》《山村振兴法》《町村合并促进法》《促进特定农山村地区农林业发展基础整备法》《过疏地区自立促进法》等。积极发展特色农业。1979年倡导“一村一品”,提出“立足本地、放眼世界,独立自主、锐意创新,培养人才、面向未来”的理念,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当地资源,打造出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特产品、旅游文化项目等。

四、韩国乡村振兴立法的特点

突出农民主体作用。1970年,韩国在全国3.3万个新政村和居民区开展的“新农村运动”,是由政府主导、倡导居民自主合作的一次典型的应对城乡发展不均衡,推动乡村振兴的改革实践。新村运动提出“勤勉、自助、协同”的口号,鼓励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随着运动深入人心,农民主体作用不断凸显,到了20世纪90年代,运动转变为民间主导,政府提供配套服务的模式。

五、我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优势及特点

1.以法律的形式统筹协调新型城乡关系。制定和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决定了乡村振兴促进法既要处理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问题,又要协调好新型城乡关系。还要与农业农村领域的其他法律、与《民法典》《行政法》《保险法》等形成有机衔接,实现统筹布局。《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制定,紧密围绕乡村振兴的制度需求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体现出乡村振兴促进法在理念、层次、内容上的特点和特色,充分反映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

2.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坚持和突出农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地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体现。《乡村振兴促进法》将维护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直接以法条形式明确,在乡村治理方面突出“自治”,在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以及残疾人、困境儿童这些群体上,给予更多关爱服务和保障。

3.将地方经验和做法上升到立法层面。《乡村振兴促进法》在法律条文的制定过程中,广泛收集近年来地方在乡村建设方面形成的经验做法,为正式形成乡村振兴促进法提供了大量的实践参考,部分做法上升为法律条文,体现出本法与时俱进的实践性。

4.推动构建完整的农业支持保护体制机制。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制定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短板问题突出的现实国情出发,破除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条文中增加大量与金融服务、农业保险、用地保障等方面相关的规定,进一步明确法律关系,不断构建起更加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郑其斌 吴雨函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改革中心、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改革办)


分享至
相关新闻
关于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