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技术】肉牛牦牛产业防汛抗汛减灾技术指南-ag凯发旗舰厅

农民日报社主办

ag凯发旗舰厅-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畜牧·草食业 详情
【实用技术】肉牛牦牛产业防汛抗汛减灾技术指南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崔丽
  • 作者: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
  • 2022-04-22 16:10:02

本“指南”按照产业链五大关键环节和防汛、备汛、抗汛减灾规律,针对我国肉牛牦牛产业现状,从技术角度归纳整理了防汛抗汛关键技术措施。供各地政府、企业以及广大养殖场户以及关心肉牛牦牛产业的人们参考。


一、遗传、育种、繁殖改良领域防汛抗汛减灾技术措施

(遗传育种繁殖功能研究室)

洪涝灾害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在肉牛遗传改良领域造成的损失主要表现在种牛健康损失、遗传物质损失和遗传资料信息损失三个方面。种牛健康损失中以牛蹄部分组织软化、失去爬跨能力最容易发生,需要种牛养殖场特别注意。为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对肉牛牦牛的影响,特制定防汛、洪涝防灾减灾生产技术措施,以指导肉牛牦牛养殖防灾减灾和灾后自救工作。

(一)汛前准备工作

1、制定应急预案。为减少损失,各相关单位应对防汛、抗汛、安全度汛工作引起重视,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提早制定各级灾害应急预案,并就预案开展演练,做到责任到人、工作熟练、衔接顺畅、处置得当。对于容易积水的饲养场,应该预设牛群转移应急饲养场地,包括放牧高地、饲养高地。

2、跟踪天气预报。进入汛期,明确专人负责关注天气预报,尤其是中长期天气预报,负责对接当地气象、水务部门,及时接收汛情通报等信息,及时做出预判,启动适宜等级响应。

3、定期检查。检查防洪防汛物资是否完备、充足且存取便利,检查各类物资标志标识是否醒目。如大功率发电机、水泵等排水机械是否完备,燃料、配件是否充裕;草(编制、麻)袋、防洪用砂石(土)到位情况及临时取土区域;应急照明设备是否完备、各类危险提醒标志物数量是否充足。

4、风险排查。排查场内存在的积水、滑坡及坍塌等潜在风险点,于易发生内涝的区域增设排水沟或抽水机,对易滑坡及坍塌的区域进行加固,并设置危险提醒标识。

5、清理排水系统。疏通养殖场的排水通道,清理养殖场周边沟渠等行洪排洪渠道,保证设施能及时排除牛舍及运动场内外的积水。

6、贮备日常物资。检查饲草、饲料、遗传物质贮存用冷媒(液氮等)准备情况,建议储量增加到30天左右,保证下限不少于15天用(消耗)量。

7、资料信息备份。遗传信息资料,包括系谱、档案、生产记录等,应提前做好备份。备份的介质采用纸质和电子版本等多种形式。建议采取多介质冗余备份,备份资料保存在不同地点,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计算机网络云备份。云备份数据要做好加密等保护措施,预防信息泄露。

(二)汛期重点工作

1、水质监测。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牛舍内要保持干燥,定期消毒。密切关注群体牛只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症状,将牛只隔开观察治疗,防止传染。

2、牛群巡视。防止因牛舍不清洁、潮湿,运动场泥泞,蹄部经常为粪尿、泥浆浸泡等原因造成牛蹄局部组织炎症、软化等丧失种用价值;检查运动场和通道是否有尖锐的石子或其它物品,清理干净,防止刺伤软组织而引起蹄部发炎。妊娠母牛要加强监护。

3、巡检各类仓库(房)。查看有无漏雨、进水等情况,发现险情及时排除。特别要注意遗传物质(冻精、胚胎等)的储存库环境应保持干燥、存储器具应稳固,避免房间进水造成容器倾覆、冲走等损失。检查饲草、饲料、遗传物质贮存用冷媒(液氮等)储备情况,及时增补到适宜储量。检查饲草、饲料有无雨淋、浸水、发霉等情况并及时处理。

4、保持运动场干燥。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增设遮雨棚,圈舍勤起垫,采用渗水性好的细砂等材料填垫舍外场地,防止泥泞。

5、防止积水与水淹。活牛一般不惧淋雨,但不宜较长时间泡在水里。尤其是种公牛,要尽力避免出现泡水超过胸部以上位置。当牛场出现积水且不能及时排出时,应将种公牛及时转移到地势较高的位置,并保证种牛饲料和干净饮水供应。

6、组织有序迁移。迁移时尽量由饲养员负责牵引,杜绝野蛮驱赶。牵引人员注意做好防护,避免出现人员伤亡事故。

7、及时报险。一旦发生灾情,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通报受灾情况。

(三)灾后恢复生产措施

1、清扫清洗。洪涝灾后首先要进行彻底的清扫和清洗。对洪水淹过的牛场、牛舍要清除淤积的泥土、砂石、粪便、垃圾及各种污物。按照由远及近、从上至下、由里到外的顺序逐一清扫和清洗,全方位不留死角。

2、消毒消杀。彻底清扫清洗后即可进行化学消毒。包括牛群、环境、各种设备设施以及工器具等依据类型采用不同消杀方式进行全方位消杀。

3、隔离救治。坚持高密度巡视牛群,发现病牛及时隔离救治。妊娠母牛需要特殊照顾。

4、评估淘汰。泡水过胸的公牛、牛蹄损伤严重的公牛等不宜继续作为种公牛使用,应及时淘汰,减少后续损失。

5、保险理赔。统计受灾情况,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和保险公司,做好理赔等善后工作。

6、统计上报。及时整理记录遗传信息变化情况并做好备份、上报工作。

执笔人:李俊雅、赵玉民、昝林森、张杨、阎萍、张嘉保、雷初朝、郭宪、钟金城、王二耀、吕文发


二、饲料、饲养、营养领域防汛抗汛减灾技术措施

(饲料营养功能研究室)

洪涝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对肉牛牦牛养殖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主要影响肉牛牦牛圈舍安全、牛群健康生产、饲草料的供给和质量管控,易于造成肉牛牦牛养殖生产重大损失。为有效应对汛期洪涝灾害对肉牛牦牛养殖的影响,特制定汛前准备、防汛抗汛自救、减灾恢复生产技术措施,以指导肉牛牦牛养殖防灾救灾和减灾工作。

(一)牛场防汛前期准备

1、做好防汛、防洪预案

养殖场(户)应在汛期前有计划安排人员,健全防汛、洪涝应急处理措施,建立工作值班制度,及时收看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汛、防洪、防雷、防泥石流、南方地区防湿热应激、以及后期生产自救等预案措施。

2、加固圈舍和库房、确保排水畅通

(1)仔细排查牛场内存在的淋雨、内涝、滑坡及坍塌等潜在风险点,在易发生内涝的区域增设排水沟或抽水机,对易滑坡及坍塌的区域进行加固,并设置危险提醒标识,完善防雷、防雨、防洪设施。

(2)检查圈舍、饲料库房及饲草储存设施等是否完好,及时修复设施及漏(渗)水点,检查排水设施的完好性及运行稳定性,对全开放、半开放式牛舍、饲草储存设施加装防雨布等。

(3)检查防汛及防洪物资,包括抽水机、沙袋、柴油发电机、柴油、应急灯(手电)等是否完备和充足。

(4)检查并清理排水沟渠,确保排水通畅、雨污分离。

(5)检查饲草料库的防潮设施,做好防潮工作,若气象预报的汛情及洪情严重,可将室外的饲草料提前转移至地势高的防雨防洪简易饲料库中,或者加盖防雨篷布等。

(6)提前优化牛群结构,该出栏的牛及时出栏和转群。

3、做好饲草料储备

及时清理疏通饲草料贮藏区排水管道、排水沟和排水口等,增强排涝能力。根据养殖场牛群规模备足饲料精料,精补料要满足15天以上,粗料能满足30天以上的储备,确保牛场汛期不断料。干草、青贮饲料是肉牛牦牛日粮的重要组成部分,洪涝灾害期间更易受到霉菌的污染,因此要做好贮存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养殖企业(户)应建立对周边地区饲草料供给能力的定期评估制度,至少每年要评估1~2次。评估时要分别评估距离牛场周边1~5km和10km以上范围内紧急情况下能够获得的各类饲草料情况,特别是粗饲料的供给情况。根据评估情况调整确定牛场的精饲料和青粗饲料的储备情况。

(二)牛场汛期、洪灾期饲养管理

1、舍饲牛场的饲养管理

(1)舍饲牛群管理

发生洪涝时,强化值班制度,及时将牛群,尤其是将围产期母牛、新生犊牛转移至牛场地势高、未被雨淋、未被淹没的区域。应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做好必要的排涝措施。

(2)强化饲草料保障,加强饲养管理

1)要及时查验场内存放的饲料原料或成品,在精饲料库门前用沙袋等垫高,减少雨水洪水进入精料库。安排值班人员巡视精料库漏雨情况,一旦发现及时在屋顶加盖苫布、厚塑料膜等防雨设施,室外的青贮池等要及时排水防渗。做到饲草料不被雨淋和洪水淹没,避免饲草料霉变造成损失以及断料带来的二次损失。

2)要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的需要供给饲草料,日粮干物质饲喂量占牛体重的2~3%,如果精饲料不足或者粗饲料不足时,根据饲料资源调整日粮配方,可减少饲料量,但不可停料,霉变饲料不饲喂牛,对于雨水浸泡过的发霉变质饲草料要及时清理废弃;饲喂时可适当增喂复合多维、电解质及免疫增强剂,提高牛群抗应激能力。如果大牛场因洪涝不能进行tmr生产,也要尽可能手工混料,或者先粗后精饲喂,饲喂时要定时定量,观察牛群的采食和精神状态。

(3)加强牛舍清洁和水源管理

1)牛舍干燥清洁,洪涝灾害时会造成牛舍蚊蝇、细菌滋生,应及时排净牛舍内积水,加强圈舍的通风换气,控制好舍内温湿度,及时清理粪便,更换垫料,尽快恢复牛场干燥,避免病原菌快速繁殖。不能及时排水的,要尽快将牛转移至干燥、安全地带。加强对牛场全面做好百毒杀等消毒工作,不留死角。

2)水源清洁卫生,汛期洪涝灾害会造成饮水污染,做好水源沉淀、消毒,保障牛饮用水清洁卫生和自由饮水。

2、放牧牛群的饲养管理

(1)牛群转移场地的规划

水灾发生时,需将放牧牛统一集中在安全地段,应充分考虑水灾的风险、聚集地的抗水灾能力,通常选择地势较高、防雷区域、非泄洪区域、无滑坡或泥石流风险的地点,尽量考虑有避风条件的地方。

(2)牛群转移

在灾害发生前尽快将放牧牛群转移到安全的转移场地,并进行分群饲养,转移时应尽可能让经常与牛只接触的放牧人员完成驱赶,避免牛群恐慌应激。

(3)放牧管理

白天放牧时要晚出牧,早归牧,充分利用中午暖和时间放牧和饮水。在牧草不均匀或质量差的牧地上放牧时,要让牛只在牧地上相对分散自由采食,以便使牛只在较大的面积内每头牛都能采食较多的牧草。有条件的地区还应加强补饲,设置补饲区域,根据具体情况可补饲精料、糖蜜舔砖和干草,归牧后进行补饲。

(三)洪灾后恢复生产措施

1、圈舍、库房、设施等及时维修

(1)灾后及时检查圈舍、饲料库房及饲草储存设施、机器设备、电源、电线是否安全等,及时排出圈舍及库房内的积水,依照汛前预案及时对受损的设施设备进行维修。

(2)用百毒杀、2%~3%的火碱溶液对圈舍进行彻底的消毒,也可用0.1-0.2%的过氧乙酸溶液连牛带舍进行全面消毒,之后加强通风换气,确保舍内清洁干燥。

(3)加强饲草料库的通风换气,随时观测饲草料的水分含量及霉变情况,水分过高及时晾晒,发现霉变及时清除,同时分析霉变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情况今后再发生。

(4)立即补充防汛抗灾消耗的物资。

2、饲草料的管理与保障

灾害发生后应尽快统计肉牛养殖场内现有可使用饲草料,对未遭水泡的精饲料及时转移到库房较高处(可以在库房地面用木架、板砖等搭建底座)避免二次受潮。凡发霉变质的草料一律废弃,浸水轻而无发霉草料可挑出及时晾晒。尽快协调饲草料采购、储运,确保饲草料供给充足。

3、舍饲牛的健康高效养殖

结合肉牛的生长阶段以及饲草料的供给情况,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犊牛重在瘤胃和骨骼发育、防腹泻,饲料仍以优质粗饲料为主,精补料可添加活性酵母细胞壁等微生态制剂,每天控制精补料饲喂量在1 kg左右。肉牛架子牛精粗比为40:60,日增重达1.2 kg;育肥牛精粗比为65:35,外血牛日增重1.3~1.5 kg左右,地方牛日增重0.8-1kg左右。

牦牛架子牛精粗比为30:70,日增重达0.6~0.8 kg;牦牛育肥期精粗比为60:40,日增重1kg左右。饲喂中精补料应由少到多,添加食盐诱食,逐渐增加,7~10天后,定量、定时、定人、定槽喂养,自由采食,保障水源充足和清洁卫生,保持圈舍通风透光、干燥干净卫生。

4、放牧肉牛、牦牛的牛群增产增收

(1)对牛群转移场地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了解,检查牛只健康状况,并进行定期的检疫与免疫、防止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与传播,病死牛只及时报告当地主管部门,做好无害化处理。

(2)采用“放牧 有效补饲”的饲养管理方式。利用好牧场资源,分别划区轮牧,根据牧场牧草的情况,重在归牧后的精补料、糖蜜舔砖等补给。同时根据牧场草产量和营养价值及时调整畜群结构,补饲精补料标准为:1~1.5周岁为不低于0.2kg,2~2.5周岁为0.5kg,3周岁以上进入育肥阶段,补饲不低于1kg,对于抓秋膘育肥的牛,宜采用牧养结合错峰出栏,促进增产增收。

执笔人:王之盛、曹兵海、黄必志、曹玉凤、梁小军、万发春、瞿明仁、信金伟、周振明


三、医药医疗与疫病防控领域防汛抗汛减灾技术措施

(疫病防治与安全控制功能研究室)

洪涝灾害是影响我国肉牛牦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对肉牛养殖的影响,特制定灾前、灾中、灾后肉牛牦牛疾病防治技术措施,以指导肉牛牦牛的健康养殖。

(一)灾前疾病防控

根据当地常发灾情、自然环境、多发动物疾病等情况,牛场应建立灾前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和操作程序,做好物质贮备,进行预演模拟训练,以便汛灾时能立即启动应急程序,抗灾自救,减少损失。

1、消毒

储备3~4种消毒剂,根据场区大小保证一定时期内的足量供给。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制定详细的场周、场区和舍内环境消毒程序和人、车、物以及出入动物的隔离消毒程序,包括合适的消毒剂、消毒剂配制、消毒方式、消毒频率和消毒时间。储备足量消毒剂,以消杀虫媒和病原微生物,以防止病原体传播。雨水与污水排放沟(管)分离,及时清理淤泥,保持沟渠畅通。可用0.5%次氯酸钠溶液、0.5%过氧乙酸溶液等喷洒消毒,消毒频率建议每1~2天1次。消毒池用4%烧碱,每周至少更换2次,保持有效浓度。人员消毒间可用紫外线、臭氧或消毒剂喷雾消毒等进行体表消毒,喷雾消毒可用0.2%过氧乙酸溶液。应在消毒通道的地面铺设草垫或其它吸水材料垫,并浸在0.5%次氯酸钠或0.5%过氧乙酸溶液中,供鞋底消毒。外来人员和车辆原则上不能进入生产区。车辆进入时除车底轮胎进入消毒池消毒外,车身和车顶也要用高压枪或其他装置喷洒消毒液消毒,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其他消毒液也可用。

当牛群发生疑似传染病或附近牧场暴发烈性传染病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封锁、消毒和其他阻止传染源传播的应急措施。

2、疫苗免疫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本场疫病发生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汛期气温较高,蚊虫孳生,适合虫媒性传染病和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应重点做好牛结节性皮肤病、牛流行热、牛出血性败血症、炭疽和产气荚膜梭菌病、口蹄疫等传染病的疫苗免疫。目前没有预防赤羽病的疫苗,只能通过消灭环境中的虫媒、加强检疫、防止从疫区引牛等生物安全措施进行防控。

3、药物贮备

日常养殖中,除消毒剂外,还需储备葡萄糖、维生素、电解质以及抗生素等常规治疗药物,以防因洪涝灾害导致交通不便,发病牛缺少药物治疗造成经济损失。在高温季节,建议给牛只灌服香薷散等中药复方以抵抗暑邪,提升牛只免疫力。

(二)汛灾中的疾病防控

一旦发生灾害,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自救工作。

1、加强巡场,疏通沟渠,加强消毒

加强巡场频次,尤其要安排夜间巡场。及时疏通沟渠,排除水淹隐患,防止场区和运动场积水。做好饲料和相关物质的防水浸、水淹措施,防止饲料霉变腐败。

2、加强消毒

增加圈舍和环境的消毒次数,严格控制场内来往人员和车辆,并实施隔离消毒措施。同时加强场内及周边环境的蜱、蚊、蝇和鼠等病原体传播媒介的消杀工作。

3、加强牛群健康巡视

增加巡视频次,尤其要增加夜间巡视频次。根据汛灾的严重程度,制定牛群转移预案。及时评估牛群健康状况,添加或补充葡萄糖和电解多维以增加牛群抵抗力,给应激严重牛只注射抗惊厥、镇静药,如硫酸镁注射液。

4、做好发病牛管理

及时发现和诊断病牛,根据疾病种类采取治疗和控制措施。

牛巴氏杆菌病可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钠、氟苯尼考、土霉素治疗。牛支原体肺炎可用替米考星、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加米霉素、环丙沙星等治疗;梭菌病可用青霉素、四环素和氟尼辛葡甲胺治疗。另外,辅助治疗选用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e等;退热用柴胡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氨基比林、安痛定等;平喘止咳可用氨茶碱;止血可用止血敏、维生素k3或安络血等。

汛灾常导致大量积水、垃圾和污物,同时周边自然环境(如草丛)中可出现蜱、蚊、蝇大量孳生,密度快速上升,与牛群的接触增加,造成虫媒病如牛结节性皮肤病、牛流行热、赤羽病、梨形虫病、牛皮蝇蛆病等的发生和流行。防治措施:(1)杀蜱:寄生数量不多时,可用手检查摘除;若有大量感染时,可用伊维菌素、阿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等口服、肌肉注射进行全身治疗,既能杀灭外寄生虫,也能对体内的消化道蠕虫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局部可用双甲脒或拟除虫菊酯喷洒或药浴。(2)灭蚊、蝇:将溴氰菊酯、二嗪农等农药按说明书稀释到终浓度,对环境中的积水处和垃圾进行消毒,杀灭其幼虫;牛舍每天傍晚喷洒,并结合纱窗及蚊香驱蚊和电动杀蝇器及纱窗控杀蝇类等。(3)蜱虫传梨形虫病:用三氮脒、咪唑苯脲等进行肌肉注射治疗。

二嗪农等有机磷农药毒性大,灭蚊、蝇时,务必按要求稀释后后使用。用药后应注意观察牛群反应。如果出现兴奋甚至狂躁不安、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流涎等症状,表明发生了中毒,应立即用阿托品、碘解磷定和双复磷等特效解毒药进行解毒治疗。硫酸阿托品10~50ml,皮下注射,如果效果不明显,可在20分后重复注射1次,直到发现缩小的瞳孔放大、流涎等症状停止;碘解磷定可按每千克体重20~50mg,用1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溶解后,1次静脉注射(也可皮下或腹腔注射)。碘解磷定可与阿托品同时使用。双复磷的作用与碘解磷定相似,但作用更强而持久,同时兼有阿托品的作用,可按每公斤体重40~60mg,静脉注射,也可皮下或肌内注射。

由于暴雨的侵蚀,青贮饲料等会二次发酵,内部热量增高,酸度变大,适口性也变差,过量投喂会造成瘤胃酸中毒,引发胃肠炎及牛消化系统疾病。而饲料受潮发霉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饲喂含有黄曲霉毒素的精饲料,容易使牛羊出现瘤胃胀气,反刍停止,精神沉郁等中毒症状。防控措施:(1)瘤胃酸中毒:5%碳酸氢钠注射液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补液。(2)瘤胃臌气:严重病例可先用胃管放气或用套管针穿刺放气,松节油、鱼石脂、8%氧化镁溶液和乳酸等制止发酵。

一旦发生疑似传染病或附近牧场暴发烈性传染病时,根据“早、快、严、小”的原则,按国家相关规定采取报告、隔离、封锁、诊断、消毒、扑杀或其他阻止传染源传播的应急措施。不能出售、转运和急宰发病牛,防止病原体传播。

5、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

按国家规定、疾病种类和生物安全要求对病死牛进行无害化处理。当地有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站的,向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站报告,请求收集病死动物进行集中处理。没有相应机构时,可选择地势较高、远离饮水源和居民区的地点,进行深埋和消毒处理,掩埋坑深度应符合要求,且必须有防渗漏措施,并作好消毒工作,树立掩埋点警示标志。

(三)灾后疫病防控

1、消毒灭源

及时清理沟渠及场区垃圾,切实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定期进行清扫消毒。不同类型消毒剂轮换和交替使用,如百毒杀与含碘消毒剂交替使用。

2、加强疾病监测

既要监测本地疫病,也要监测侵入疫病。加强巡场,尤其是夜间巡场。及时制止给牛群饲喂腐败、霉变饲料。评估牛群健康状况,添加或补充葡萄糖和电解多维以增加牛群抵抗力。密切关注口蹄疫、牛结节性皮肤病、牛流行热、赤羽病、牛出血性败血症、炭疽、梭菌病等疾病。若发现可疑疫情,及时报告当地兽医或农牧主管部门,同时按国家规定采取诊断、隔离、封锁、消毒、扑杀或治疗等相应措施,“早、快、严、小”地控制疫情。

3、治疗病牛

汛灾中或灾后容易发生牛呼吸道和消化道等疾病,及时发现、诊断和采用敏感药物治疗和其他有效措施控制疾病。方法同上。

4、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

同上。

执笔人:左之才、郭爱珍、殷宏、邓立新、李家奎、索朗斯珠、彭远义、魏彦明、张继瑜

 

四、屠宰加工与品质控制领域防汛抗汛减灾技术措施

(屠宰加工与品控功能研究室)

屠宰加工企业防汛抗洪救灾应急救援处理工作,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洪灾、水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确保人员、待宰动物、生产车间、库房、文件资料的安全度汛。

本预案适用于屠宰加工企业全部区域,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室、检测室等办公区,员工食堂、宿舍、户外人员活动场所等生活区,静养场、待宰圈、屠宰加工车间、排酸库、冷库、冻库、包材库等库房、配电配水设施设备以及停车场、运输车辆等生产区。

(一)汛前准备工作

1、屠宰加工厂不应建设在泄洪区、河道附近,若已建设在相关区域,应根据高低走向对水患可能发生的区域设置排水渠及相关设施设备。

地势低洼的户外区域,应挖掘顺应地势的排水渠,引导水患向厂外排放;地势低洼的室内区域,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沙袋等挡水设施,避免雨水、洪水的流入;配备水泵等排水设施,以排除室内积水;对有可能被冲毁的路面、临时建筑物等应进行加固处理;应配备挖掘设备以避免水流排放通道堵塞或洪水倒灌。

2、应急救援处理办公室应收集整理屠宰企业所在地域历年汛情、洪灾资料,实时关注当地政府发布的防汛信息及天气预报,进行汛情研判并通知各部门负责人。

(1)根据历年汛情,制定实施本年度汛情期间屠宰加工方案,避免出现待宰动物或货物的积压,减少汛情造成的财产损失;根据历年汛情,准备本年度汛情期间的防汛抗洪物资。

(2)重大汛情来临前,对于未加工的胴体应尽快进行分割加工并做好包装;若无法再汛情来临前分割完,应以胴体形式销售到市场,减少损失。

(3)重大汛情来临前,应将贮藏库中的产品转移至贮藏架高层,避免被水浸泡。

(4)具备条件的企业可在重大汛情来临前将产品转移至冷藏车并行驶到安全地带。

3、根据区域或部门的重要程度设置一、二、三级防汛抗洪优先救援级别

一级区域:生活办公区,包括员工宿舍、办公区域、水电设施等;

二级区域:冷却间、分割间、包装间、冷藏、冷冻库、包材库等清洁生等产区;

三级区域:如屠宰车间、待宰圈等非、准清洁区与户外人员活动、道路等区域。

4、根据救援级别、可能发生的水患程度,设置相应的防汛抗洪救援预案

制定预案,并配备相应的执行人员。

5、防汛抗洪救援培训与演练

应定期对所有防汛抗洪救灾相关负责人、执行人员进行防汛抗洪救灾培训、演习,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排除。

(二)汛期重点工作

1、迅速排查厂区内所有在厂人员的安全情况,若有危险,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展开救援,并联系119、120等救援部门。

2、组织相关责任人对本区域的重点设施设备、建筑、围栏等进行检查,以确定有无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隐患,若有,应迅速排除隐患。

3、除用于生活保障的水电供应设施,冷却间、分割间、包装间、冷藏、冷冻库水电设施均应由专业操作人员关闭,并做好防水,避免出现电力供应设备损毁、跑电或火灾。

4、对积水的冷库,应及时清理积水,转移浸泡的包装肉类,进行消毒处理和肉品质量评估后分类转运、处理;未积水的冷库在恢复电力前不打开冷库门,以减缓对库存肉温度的影响。

5、静养场、待宰圈的肉牛应及时转移至高处,避免被淹没或冲走,有栓系的,在暴雨前尽量解开牛绳,以便紧急情况牛能自救,减少损失。

6、加强物资保障、确保汛情期间在厂人员的生活物资供应充足。

7、组织人员进行汛情自救,依照一级、二级、三级区域的顺序进行排水,并防止水的倒流。

8、救援期间随时向防汛抗洪指挥部及当地政府汇报救援进展。

(三)灾后恢复生产措施

1、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2、对全厂区进行人和动物的流行病检查,避免出现灾后的疫情。

3、对全厂区进行鼠患排查,增设捕鼠器、挡鼠板等,避免鼠患的出现。

4、对全厂区进行消毒,不同清洁等级的区域采用相应的消毒方式。(可参照ny 3384屠宰企业消毒规范使用消毒剂)

5、对全厂区的水电设施设备、屠宰加工设施设备进行检修。

6、对企业运输车辆、道路等进行检修。

7、对企业生产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后复工复产。

(四)对待宰牛和产品的处理

1、待宰牛的管理。复工复产前,应对经历汛情的待宰牛进行防疫和健康检查。

(1)对健康的待宰牛进行补水补料,避免严重掉膘。

(2)对产生疫病的待宰牛按有关疫病防控规定处理,严控疫病传播。

(3)对于患有普通疾病、严重外伤与严重瘦弱的牛只,应加以治疗,并在符合健康与兽药残留条件下屠宰。

(4)对于仅有轻微外伤的牛只应在复产复工后尽快屠宰。

(5)对于灾中、灾后的死亡牛,应查明原因,进行无害化处理。

2、库存产品的处理。

(1)尽快修复电力设施,保障产品的适宜贮藏温度。

(2)表面污染的胴体或产品应削去表面污染部分后进行检测或判断,符合原料要求的可按原计划生产;不符合原料要求的转为深加工制品原料。

(3)对于污染严重的产品,应尽快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流入市场。

(4)对于轻微污染的产品,对肉质和微生物水平进行检测或判别后,消毒处理,并转为深加工肉制品原料。

(5)对于未被污染,但脱离最适贮存条件的产品,对肉质和微生物水平进行判别后,按原产品形态销售或转为深加工制品原料。

(6)对于产品品质未受到影响但包装标签受损的产品应更换产品包装和标签。

(7)受水浸泡的包装袋不应再与肉直接接触。

执笔人:罗欣、余群力、赵改名、孙宝忠、肖阳

 

五、牛场规划设计、设施设备、粪污利用领域防汛抗汛减灾技术措施

(生产与环境控制研究室)

为切实做好汛期前的准备工作,我研究室从牛场排水改进措施、汛期间的饲养管理、粪污处理等方面,编制汛期工作技术要点,指导养殖企业应对汛期间的相关情况。

(一)牛场排水改进措施

牛场排水工程的设计合理与否,对保证汛期间的日常生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有效的排水系统要求

在解决场地排水问题时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为防、排洪问题,即防止场外洪水冲淹厂区;一为场区排水问题,即将厂区内地面水顺利排出厂外。满足第一个条件需要前期选址时,重视牛场所在的区域环境,应位于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满足第二个条件则需要科学规划的排水系统。

(1)场址选择

肉牛养殖场的场地整体要求地势高燥、平坦、有缓坡及通风、排水良好的地方,要避开低洼潮湿的场地,最好向阳背风,减少冬春季风雪的侵袭。平原地区一般场地比较平坦、开阔,场址应注意选择在较周围地段稍高的地方,以利于排水防涝,地面坡度以1%~3%为宜。靠近河流、湖泊的地区,场地要选择在较高的地方,应比当地水文资料中的最高水位高1~2m,以防涨水时受水淹没。山区建场应选在稍平缓坡上,坡面向阳,建筑区坡度宜在8%以内。当牛场处于较周边场地较低的地势时,在建设初期尽量考虑,适当垫高场地和采取较大的室内外高差。

青藏高原牦牛产区,尤其在川西高原、藏东高山峡谷等区域生态脆弱,地质结构复杂,平地少,养殖场选址应避开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区和湿地、洼地,应选择地势较高、向阳背风、干燥地域,同时远离水源保护区、居民集中居住区、环境污染区等。

(2)场区排水设计

牛场在前期规划设计时,排雨水设计是重要环节,完善、合理、有效的场地排雨水系统是场内设施顺利运行的保障之一。对于一块平整过的场地,场地排雨水有几种方式:一是,选择适宜的场地坡度,利用地势自然散排;二是,将场地中的雨水依靠广场、道路汇集后,用明沟、水渠、截水沟等雨水构筑物,辅助场地雨水的排放;三是,通过布置地下排雨水管,利用雨水篦井分段收集后,统一排放。牛场多采用自然散排或明沟辅助自然散排,较少利用管道排水(造价高、因雨水夹杂较多泥沙,易堵不便清理)。牛舍运动场,如采用泥土或沙土地面,可根据降雨量设置1-4%的坡度;饲料加工区硬化地面、路面等硬化、铺砌场地可根据场地坡度,选取较小的坡度,但不宜低于0.5%。采用明沟排水时,宜沿道路布置,并尽量减少交叉,必须交叉的应设过路涵管或明沟盖板(不过车时);场区排雨水明沟宜加铺砌,宜采用矩形或梯形断面,明沟起始点的深度不宜小于0.2m,矩形明沟宽度不宜小于0.4m,梯形明沟的沟底宽度不宜小于0.3m;明沟的纵坡,不宜小于0.3%。图1示意了一个千头牛场的排水系统设计,场区整体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利用自然地势,牛舍区域和饲料加工区域分区域采用2%的自然场地排水,经地面径流汇集到道路单侧排雨水明沟,排至雨水收集池或排雨水点。

微信图片_20220419101516.png

图1  场区排雨水系统示意图

(3)草料库、牛舍建设建议

青贮窖建议采取地上式,并往窖口方向设置一定的坡度;对于降雨量较多的南方区域,可以在青贮窖上方设置雨棚,但一定要注意雨棚的高度,必须高于青贮窖贮高度3m以上,以便压窖时铲车碾轧。对地势较低洼、降雨量比较集中的区域,可以提高饲草料储备库房、车间的室内外高差,一般舍内外高差30cm,这些区域可以适当提高到50cm。而且为使建筑物周围的雨水顺利排出,建筑物周围的场地宜有0.5~2%的坡度,最小不低于0.3%,最高不宜超过6%。

针对高湿地区雨季蒸发量小,为防止汛期后牛舍高温高湿环境、避免热应激,牛舍可以考虑采用全漏缝板或半漏缝板地面,这样能有效减少舍内湿气。漏缝板建议采用水泥预制板,4月龄以下肉牛缝隙宽约20~30mm,板条宽50~80mm;5月龄以上缝隙宽35~40mm,板条宽80~170mm。漏缝板下设粪沟,以刮板自动清粪,粪沟宽度不宜超过2m,纵向宜设0.5%的坡度,粪沟起始端深度一般不低于40cm。

对于不设牛舍的围栏养殖,在围栏靠近食槽端需设硬化地面的采食区,从食槽底部开始宽度3-5m,坡度为6-8%,最小不低于2%,以保持饲槽周围干燥,并在雨雪天气供牛只站立。同样水槽周围也需要铺设约3m宽的饮水区,参数与采食区基本相同(图2)。

微信图片_20220419101524.png

图2  食槽和饮水池周边硬化示意图

2、汛期前排水系统排查

汛期前针对牛场实际情况,检查牛场选址、排水系统、草料库、牛舍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在整体设计上保证了排雨水系统的科学、有效,在进入汛期前,牛场还应开展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对排水明沟的落叶、泥沙、砾石及时进行清理,避免排水受阻;并对运动场坡度定期进行维护,保证运动场地面干燥;同时检查饲草料库房、牛舍棚顶是否漏水,及时发现及时修补。

自查牛场选址、排水系统存在缺陷的,应尽量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改造。

3、已建牛场不利条件改造

对于已建成的牛场,要充分考虑场外雨水排入场内的可能性,可以在上游末端距场地约5m的地方设一条甚至多条截水沟,拦截场外雨水,并引流至其他地势低洼处,避免大量场外雨水漫灌入牛场内,增加场内排水负荷。对于周边架设了边坡、挡墙的场地,需要在边坡和挡墙步道处设排水沟,没有步道时,可垂直于挡护设施开挖排水沟。

在场区最低洼处设雨水池,并设排水泵接场外排水点,当连续暴雨,场内雨水不能及时排出时,及时开启排水泵,利用动力排水。

对于牛场处于较周边场地较低的地势,且场地内坡度较小时,可以考虑设置山丘形运动场,供牛只躺卧休息(图3)。可为长梯形或者山丘状,表面为素土夯实,山丘可以沿风向垂直方向铺设,使得一侧为背风面,供牛只躺卧休息,要求1.8-3.7m2/头(仅单侧面积)。高度为0.6-1.8m,顶部宽度约1.5m,斜面坡度为5:1或4:1。该形式运动场需在雨季开始前,对运动场的地面进行修整,以利运动场排水。

微信图片_20220419101528.png

图3  山丘形运动场示意图

(二)汛期间的饲养管理应对措施

汛期降雨量大,空气潮湿,牛舍地面湿滑,给牛场饲喂、清粪、环境控制等日常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对于放牧的牛只,也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因此,通过加强日常饲养管理,采取科学应对措施,降低牛场养殖风险。

1、汛期可能对肉牛场造成的危害

(1)牛热应激反应

肉牛适宜环境温度为5~15℃,肉牛犊牛热应激的临界温度是27℃(80℉),成年牛热应激的临界温度是24℃(75℉),肉牛舍温湿度指数大于78时,肉牛出现热应激。汛期正直南方气侯温暖潮湿季节,当舍内温度≥24℃,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会加剧牛热应激反应,严重影响肉牛的健康和生产,给肉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饲槽、水槽卫生

汛期由于降雨频繁,降雨量大,空气湿度大,特别是育肥牛饲养,一般为自由采食,并且精饲料比例大,加上tmr日粮水分含量在45~55%之间,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变质。因此,饲槽管理不当,会残存有发霉变质饲料,让牛误食,影响牛只健康。由于天气较热,特别是牛只为缓解热应激,增加饮水量。如果饮水槽不是饮水碗装置,牛只在饮水的时候,会将部分残渣饲料带入水槽,不及时清理,导致水槽水质变质,不仅影响牛的饮水量,同时也为牛只健康带来隐患。

(3)环境卫生

牛舍及运动场的粪污如果得不到及时清理,会加剧病原菌的滋生与繁殖,同时粪尿挥发的有害气体,恶化牛舍的空气质量。特别是产房、带犊母牛舍、犊牛舍,对环境质量要求比较严苛,环境卫生质量不好,导致疾病频发,不仅影响母牛恢复体况,而且也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甚至发生各种疾病,严重导致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2、应对措施

(1)加强通风

舍饲养殖场,特别是南方和中原地区,要做好牛舍通风,防止发生热应激。可以在牛舍牛体上方每隔4-5m距离安装1台牧场专用风机,安装高度为肉牛体上方距地面2.5m,安装角度与地面夹角约70°。实现牛舍纵向通风,降低牛体表温度和湿度,缓解热应激。

(2)饲喂和食槽卫生管理

1)饲喂时间调整和食槽卫生管理

露天围栏育肥场,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在无降雨的时间投喂日粮,防止降雨影响牛只采食。

炎热天气,早饲时间可以适当提前,下午饲喂时间可以适当延迟,在气温凉爽的时候添料,避免高温影响牛的食欲。或者采取少喂勤添的策略,保证日粮新鲜度,提高牛只食欲。

采食时间控制在1个半小时之内,保证每头牛的采食位置,检查饲槽,防止饲槽残存发霉变质的饲料。

2)采食舒适度

毗邻牛食槽的采食站立区域,要做好地面硬化和防滑处理。保障雨天牛只采食舒适度。

3)水槽管理

保证饮水槽内清洁卫生,防止水槽壁粘附污染物,水槽内水质变质,影响肉牛饮水量。

4)卧床管理

保证为每头牛提供干燥的卧床,汛期准备好生石灰,每间隔三天,将牛只趴卧区域或卧床清理干净之后,撒上生石灰,有条件的给产房母牛、带犊母牛、犊牛再提供干燥的垫草。

5)清粪管理

每日坚持将牛生活区——牛舍内、运动场的粪尿及时清理出去,每天至少一次。降低牛生活区有害气体浓度和地面湿度,尽可能保持地面清洁,防止牛腐蹄病等发生。露天育肥场要保证提供充足的干燥趴卧区域,满足牛只趴卧休息的需要。

(3)机械设备管理

1)机械设备要避免淋雨、浸水;不用时存放在库房内或地势较高的防雨棚下。

2)对不小心被水浸泡过的机械要停止使用,及时清洗、维修保养,对电器和控制系统等重要零部件要请专业人员进行维护、修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4)汛期加强放牧牛管理

汛期雷阵雨多,要时刻关注当地气象预报,加强放牧管理,尽量减少长距离放牧和游走时间,避开牧场雷电区,防止放牧员和牛只电击和冰雹伤亡,一旦遭受雷击死亡应及时上报政府和保险部门,有序理赔,减少牧民损失。放牧饲养方式,尽量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草场放牧,降低放牧牛只对低洼草场的践踏和牛只腐蹄病的发生率;同时选择地势较高的开阔地带作为放牧牛只休憩地,保证牛只休息地干燥和良好的空气质量。

牛只比较集中区要配置防雷装置,以免造成雷击损失;放牧区水淹后注重及时开渠排水,并注意消杀等相关工作;同时要做好炭疽等传染病的监测;汛期应仔细观察牦牛的采食、饮水、粪便和行为表现等应激反应,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妥善处理。洪水期间,人畜远离水流湍急的河道,防止过河冲走、淹没、呛水等造成的损失,如发生牛只淹死等情况,应与当地应急部门、兽医防疫部门、保险公司等共同制定淹死牛的后续处理工作。

(三)汛期粪污处理与利用技术

储粪池、储尿池及处理场选址必须符合养殖场建设规划和粪污处理区的选址规划,同时做好排水、抗风、抗灾工程设计,从根本上解决防汛排涝问题。

在进入汛期前,应做好安全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制订防汛抗灾应急预案,确定临时粪污储存处理场地及处理方案;做好粪污处理场区的防洪排涝准备工作,备好防洪袋,提前做好边沟、截水沟、挡墙等设施,完善防汛排水系统;做好粪污处理设备尤其是翻抛机、铲车、发电机、抽水机、消毒机等设备的检修,确保汛期良好运行;做好各项防汛物资保障工作,备足黑膜、柴油、防疫消毒液等相关物资;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人员分工与管理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在灾情发生时,尽量确保粪污及时转运出场,如果不方便及时运输出场时,针对防汛抗灾条件下粪污处理与利用技术需求,在原有技术、设备与工艺基础上,可以采用粪污临时贮存、好氧发酵以及垫料回用等技术单独或集成应用,实现肉牛场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粪污贮存要点

(1)因洪涝等自然灾害,肉牛场粪污产生数量过多或不能及时运输出场。为了有效贮存超量粪污,需设置粪污临时贮存场应急使用。

(2)粪污临时贮存场选址应尽量符合粪污处理区选址规划。

(3)粪污临时贮存场可采用地上、地下或半地下式,最好结合地形优势确定位置。

(4)防雨、防渗、防漏、防溢等可采用黑膜或厚塑料膜,也可以直接采用黑膜袋贮存。

(5)粪污临时贮存场的体积按照实际增加粪污量计算,在满足计算容量前提下,将设计容积增加10-20%。

2、无害化处理要点

(1)灾后迅速组织人员将粪污临时贮存场的粪污运输出场。如粪污不能及时出场,为防止粪污污染环境,可在场内进行粪污无害化处理,便于后期直接还田、制作肥料以及生物垫料等。

(2)在临时贮存场可进行简易条垛式好氧发酵。调整c/n为20-30:1,含水量为55~65%,添加发酵菌剂或原肥进行发酵腐熟;为提高处理效率,可适当增加发酵菌剂20%;一般48h内温度会上升到50℃以上,保持60℃以上的温度48h后开始翻堆,每2-3天翻堆一次。

(3)当堆肥颜色呈褐色或黑褐色,无氨臭味,浸出液颜色呈淡黄色,堆肥体积比原条垛塌陷1/3~1/2,发酵完成。

3、牛粪垫料回用要点

(1)当牛舍内空气潮湿、地面湿滑、短期内垫料原料不能及时进场、粪污不能及时运输出场时可采用垫料回用方式。

(2)固体粪便经无害化处理或化学处理后可直接作为牛床垫料回用。

(3)化学处理时,先将牛粪挤压、晾晒或沥干,使水分在85%以下,加入5%生石灰并混拌均匀,5-7天后处理完成。

(4)牛粪处理后在晾晒场上均匀摊开,厚度不要超过20cm,翻晒使含水量低于40%。也可采用烘干设备进行烘干处理。

执笔人:刘继军、陈昭辉、孙芳、高云航、钟波、巴桑旺堆

分享至
相关新闻
关于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