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哞、哞、哞……”每天早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乔善乡乔本村残疾人脱贫户吴德勤都会来到牛舍添加饲料。
今年52岁的吴德勤虽然右手断缺,但是割草、切碎、装桶、打扫牛舍等各项工作,他依靠左手都能麻利地完成。
以前,吴德勤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烧鸭制售“老板”,勤劳能干,一家人生活殷实。然而,1993年的一次意外导致他失去右手。住院一个多月,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外债,生活濒临绝境。
“以后一家子生活怎么办?”面对村里人的异样眼光,注视自己空荡的右袖子,想着往后的生活,作为家庭顶梁柱的吴德勤痛苦过,消沉过,甚至产生放弃生活的念头。
“活人还能被尿憋死?”吴德勤每当想到妻子需要整天在家照顾未满周岁的女儿,如果种田等农活全部停下来,谁来养活她们?他逐渐振作起来,坚持锻炼,学着用左手耙田犁地、煮饭煮菜、端碗拿筷……慢慢地掌握了基本生活能力。可是,仅依靠家里的2亩多耕地,以及到周边打零工,吴德勤一家的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的。
2015年,吴德勤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谁不想过上好日子?”吴德勤说,想创业,没有本钱。2016年,乔善乡大力推广养牛扶贫产业,在帮扶联系干部的引导帮助下,他顺利得到了5万元政府扶贫贴息贷款,他开始发展肉牛养殖,增加收入。
“我用2万元改造自家的老房子,建成了60平方米的牛舍,用3万元买了6头小牛回来饲养,还租用别人的地种了8亩草料。”吴德勤说,他虚心学习肉牛饲养技术,和妻子每天起早贪黑,种草、割草、切草、喂养、清理牛粪……精心护理着栏里的牛犊。
曾经有人问他:“仅靠一只左手,去田间割草又要扎捆运回家,你觉得养牛累吗?”
“单手劳动已经习惯了。而养牛又是个赚钱的活,我觉得没有什么困难呀,不累!”向来乐观的吴德勤对往后的生活信心满满。
2018年,吴德勤养殖的肉牛,出栏4头牛,收入4万多元,加上儿子在外务工收入,当年顺利脱贫。通过自繁自养,吴德勤肉牛养殖规模不断壮大。
身残志坚的吴德勤,战胜种种困难,用单手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虽已脱贫,但仍想着带领更多人致富。“我已经和村里几户收入还比较低的群众商量好,用我掌握的养牛技术带动他们一起发展,一起富裕。”吴德勤说。
吴德勤成为仫佬山乡脱贫一个典型,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1年2月25日在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领取了神圣的个人荣誉。“我只是仫佬山乡一位普通村民,靠一只独手养牛闯出一片天地,让家里摆脱了贫困。我也深刻感悟到,脱贫致富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帮扶,今后我一定更加努力,听党话,跟党走。”吴德勤说。
吕德坤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