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农业科技圈里,提起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作物种质资源专家王兴荣副研究员,同行们都竖起大拇指。
他2006年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成为甘肃省农业科技战线的一员。勤勉十五载,岁月拂去了年少时的青涩,但增添了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和执着。他刻苦、上进、坚毅,对待工作,有章法、有魄力;对待生活,有热情,有活力。就是这么一个“攒劲”的年轻人,将全部激情和热情投身于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工作之中。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做好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评价、利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要事。甘肃省于2021年5月开启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 工作。彼时,王兴荣作为甘肃省农科院种质资源研究室主任义不容辞地挑起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的大梁。
甘肃省地域辽阔,东西跨度1480公里,南北长约1132公里,有大漠孤烟的河西戈壁,风景旖旎的陇南竹园,也有牦牛遍地的高山草甸,更有窑洞满山的陇东旱塬,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涉及79个县(区),其范围之广、气候之多变、地形之复杂、物种之多样,全国少有。接到任务后,王兴荣第一时间向上级领导汇报,协调相关专家及技术人员组成调查队,兵分六路,奔赴一线。
开展系统调查工作
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在进村入户的过程中,取得老乡的信任和支持是做好搜集工作的前提。对于风尘仆仆、乡音不同的“城里人”,村民给吃“闭门羹”是常事。因此,每到一地,王兴荣便告诫自己和队员莫要着急,一定要放下来自省城的架子,与老百姓打成一片。要按照当地习俗,虚心向老乡请教。通过当地向导介绍,先与老乡闲话家常,表明来意。在王兴荣和队员的耐心宣解下,老百姓明白了普查队的目的,认识到种质资源对祖国种业发展的重要性,便主动将自家房前屋后、梁上舱底中珍藏的芫荽、韭菜、萝卜、胡麻、油葵、豌豆、大豆等各类种子贡献出来。这些种子,虽布满尘土,年代久远,但在王兴荣及队员眼中,皆是“宝贝”,皆是国之所需,应当“应收尽收”。
2022年,新冠疫情给普查工作带来不小的影响。为了不耽误工作进展,王兴荣牺牲了所有节假日,疫情稍有好转,便组织力量奔赴各地。他驱车往返千里,普查、记录、拍照、取样、装车……一个地方的资源收集工作少则十天,多则半月。王兴荣带领队员从一个地区转到下一个地区,马不停蹄,连续作战。有些珍稀资源往往分布在偏远的山村,这些区域山大沟深,道路崎岖,不易行车,他便带领队员徒步入户。甘肃的夏季酷暑难耐,冬季寒风刺骨,他带领队员跑完东面跑西面,跑完这家跑那家,披星戴月、加班加点。王兴荣常说:调查进度要跟上,决不能拖后腿。白天乡间忙普查,晚上加班搞登记,年轻队员们不理解,为何要这么拼?可他总是笑笑说“此时不拼,何时再搏?”
在王兴荣和各县区农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入户征集、原生境采集等多种途径,共征集到全省79个县(市、区)粮食、经济、蔬菜、果树、牧草绿肥等农作物种质资源样本2554份。其中包含稀有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如野山椒、红皮蒜、黑芒稻、古老茶树等,甚至距今300-500年的山梨树、老核桃等。通过本次普查与征集,进一步诠释了甘肃省复杂的地理环境所孕育的丰富生物多样性。同时,也发现部分种质资源濒临灭绝,急需采取保护措施。
对照普查的两个重要标准:一是能否食用;二是可否转化,农作物普查工作任重而道远。自从踏上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寻宝之路,王兴荣始终秉承“不能让种质资源在低温库里睡大觉”的理念,积极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种质资源鉴定圃,积极联系相关专家对小麦、玉米、大豆、蔬菜、瓜果、饲草等多种作物的适应性及实用性进行科学鉴定。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重要资源的基因型进行精准鉴定,明确其遗传背景,深度发掘优异基因。目前,一些特异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已进入育种家试验田,为丰富后代圃类型输入了新鲜血液。
进村入库收集资源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强对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利用,才是对其最大的保护。王兴荣带领团队将继续以求真务实、吃苦耐劳的干事风格,在农作物种质资源特征特性、地理分布、历时演变、栽培方式、利用价值、濒危状况和保护利用等方面贡献力量。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 供稿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