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粮改饲”试点项目推动国家草原公园和国家示范牧场建设 ——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粮改饲”试点项目观察-ag凯发旗舰厅

农民日报社主办

ag凯发旗舰厅-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畜牧·饲料饲草 详情
以“粮改饲”试点项目推动国家草原公园和国家示范牧场建设
——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粮改饲”试点项目观察
  • 来源:中国农网
  • 作者:刘一明
  • 2021-03-26 11:32:34

河北省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是高效畜牧业示范区,河北的畜牧养殖大县之一,2015年以来承担实施了河北省第一批“粮改饲”试点项目。六年来,管理区积极总结“粮改饲”试点项目工作经验,完善“粮改饲”试点项目补贴机制,坚持“以养定种、以种促养、种养结合”,调优农牧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引领坝上农牧交错带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立足农牧交错带和国际公认黄金奶源带区位资源,发挥农垦体制机制优势,以实施“粮改饲”试点项目为契机,推动国家草原公园和国家示范牧场建设。

优先发展草业,建设国家草原公园

塞北管理区立足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聚焦打造“两个万亩草原公园”目标,坚持优先发展草业,连续六年实施了河北省“粮改饲”试点项目,累计获得“粮改饲”试点项目补贴资金3862.5万元,完成“粮改饲”种植面积27.4万亩,实际完成收贮158万吨。实施“粮改饲”试点项目以来,一是河北省国营沽源牧场发挥国有土地比较优势,开展试验示范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品种13个,规模种植全株玉米5000余亩获得成功,选育出适合本区域种植的全株青贮玉米品种,从此结束了塞北管理区及周边区域只能种植“青玉米”的历史。二是在恢复天然草场植被的同时,落实休耕种草、退水还旱、耕地轮作等任务,引导任务土地开展人工种草。三是密切与中科院、中国农大对接合作,建设国家级草业科研中心,形成集科研、试验、示范、生产、经营为一体的草业科技支撑体系。截止2019年全区全株青贮玉米产量达80000吨,淀粉和干物质均达到30%以上。2020年全区全株青贮玉米种植达7万亩,带动周边区域种植20万亩。六年来,管理区内饲草产量占区内规模养殖场主要饲草收购量比重由2015年占总收购量的32%,上升至2019年占总收购量的71%,2020年有望达到75%,其他25%均为区域周边收购,基本实现了饲草本地化供应。

全面振兴奶业,打造国家示范牧场

国家实施奶业振兴计划以来,在河北省建设“奶业振兴示范省”的带动下,塞北管理区充分放大农牧交错带和国际公认黄金奶源带优势,坚持率先建设国家级示范牧场,制定国家示范牧场标准,全面推动奶业振兴。实施“粮改饲”试点项目以来,全区建成的4个万头牧场,3个三千头规模牧场,全部利用全株青贮玉米饲喂奶牛,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消化率可提高12%,乳蛋白提高10%~15%,泌乳量增加10%~14%,乳脂率提高10%~15%,减少近1/3的精饲料,奶牛发病率明显降低,奶牛生产节本增效明显。按照3.5元/公斤生鲜乳收购价测算,每头泌乳牛可增加纯收入2000元/年左右,全区2.5万头泌乳牛可增加纯收入5000万元/年。种植饲草比种植粮食、油料等传统作物每亩可增加纯收入200元左右。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饲草20万亩,饲喂奶牛转化后预计可增收近亿元。促使管理区开展有机饲草种植,推动奶业产业链各环节达到有机标准,以有机饲草种植和有机奶生产为核心,构建塞北全域有机产品基地。推动管理区形成了集饲草种植、饲料加工、奶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高端奶加工、兽药生产、包装配套、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奶业循环经济产业。管理区先后被评定为国家级奶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部第一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国家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调整优化薯业,增强水源涵养功能

塞北管理区多年平均降雨372毫米,蒸发量达1576毫米,全区地表水及地下水总量为952.1万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仅为74立方米,均低于张家口市(173立方米)和河北省(211立方米)平均水平。为此,全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近9万亩,建成指针式喷灌圈160余个,全面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的生产模式,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实施“粮改饲”试点项目以来,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2019年全区种植饲草作物7.5万亩,粮食作物7万亩,经济作物2万亩;在种植品种上,饲草作物主要为全株青贮玉米、燕麦草,粮食作物主要为马铃薯,经济作物主要为胡萝卜和油菜籽。同时,不断优化薯业种植结构。一是以饲草种植推动商品薯轮作、休耕,减少商品薯种植面积,实现合理用地养地;二是与规模养殖场形成利益共同体,推广沼液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实现种、养循环,有机肥替代化肥、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地结构;三是发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广“种养结合节水新概念”的饲草种植模式。全区高效节水灌溉比重达80%,农业用水压减近150万立方米。将全面优化区域马铃薯种植产业,切实增强全区水源涵养功能。

培育壮大肉业,强化生态环境支撑

塞北管理区地处农牧交错带核心腹地,多年来奶牛养殖业得到长足发展,发挥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带动进一步延伸奶业产业链条,培育发展肉类产业,成为管理区特色农牧业发展,强化生态环境支撑又一主要产业。实施“粮改饲”试点项目以来,区内成立各类饲草种植、收获、收贮等有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专业服务组织12家,专业饲草加工企业3家。农机装备总动力达2.63万千瓦,各型配套机具645台架,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且90%以上的大型生产设备都进口自欧盟(德国、法国、荷兰)。2020年区内“粮改饲”种植面积达9万亩,收贮青贮饲草料30万吨,辐射带动周边100公里范围内农户种植青贮饲草料20万亩。近年来,全区肉牛、肉羊养殖户由2015年的82户,增加到2019年的215户,肉羊、肉牛存栏由2015年的6010只、1180头,分别增长至2019年底的11800只、3650头(其中饲喂奶公犊1230头),管理区职工利用全株青贮玉米饲喂肉牛,日增重达3斤以上。吸引多家肉类加工企业到塞北管理区洽谈建设高端肉制品加工项目。成为管理区培育壮大肉业,强化生态支撑,实现生态兴区、生态强区新动力。

分享至
相关新闻
关于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