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口感鲜香、风味独特的太平鸡重新出现在餐桌上,令一些美食老饕颇为欣喜,这勾起了他们20多年前的味蕾回忆。沉寂20多年的太平鸡是怎样“再现江湖”的?日前,记者跟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专家一起来到太平鸡原产地——甘肃省陇南市康县,一探究竟。
缘起“吃货”的执着
太平鸡的历史由来已久。据当地传说,太平天国兵败后,残余部队在转战陕、甘途中经过陇南地区,为了生存,只好躲进山高沟深的秦巴山区,隐居于此。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把地名改为太平(今康县阳坝镇),始终生活在当地大山中的山鸡也因此得名太平鸡。
由于原产地为群山环绕的林区,长期以来交通不便,环境相对封闭孤立,太平鸡这个品种经过长期的自然选育,形成了遗传性能相对稳定、体型外貌相对一致、具备明显特征特性的当地特色地方鸡种,并在康县一直流传了下来。
黑羽太平鸡
麻羽太平鸡
“因为太平鸡的主要羽色为黑色,康县本地老百姓认为有护佑家业兴旺、平安顺遂的寓意,所以在我小的时候这里家家户户都养太平鸡。”康县梅园太平鸡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徐巍芹说,但在20世纪末,由于其他鸡种引入等原因,太平鸡养殖量急速减少,太平鸡品种一度面临濒临灭绝的状况,太平鸡也逐渐离开了大家的视野。
而为何现在太平鸡又回归了呢?这就不得不让人佩服“吃货”的执着。
大学毕业后,徐巍芹跟大部分年轻人一样,选择去大城市闯荡,而在深圳工作后,她却因“吃”而时常想家。“在深圳时,每次吃鸡肉、喝鸡汤,我都无比想念老家太平鸡的味道。”徐巍芹回忆说,康县老家太平鸡风味独特,肉质弹韧有嚼劲,口感鲜香,不论是红烧还是炖汤都别有一番风味。
2009年,经过长久的思考,徐巍芹决定返乡创业,开启了太平鸡养殖之路。
把家里的旧房子改成了鸡舍后,徐巍芹夫妇兴致高涨,准备大干一场,结果却发现由于近年来养殖太平鸡的农户越来越少,已经很难见到纯种的太平鸡了,太平鸡原种资源十分匮乏。
“我相信肯定还有人在养,咋说我都要找到鸡种不可。”讲到寻找鸡种的历程,徐巍芹不止一次庆幸自己当初的坚持。为了寻找太平鸡原种,夫妻俩穿梭在一座座大山深沟间,一户一户询问查找,最后,终于让他们找到了300多只太平鸡。
在找到的太平鸡群体中,夫妻俩经过筛选,最终选择了26只公鸡进行扩繁养殖,很快就扩大了太平鸡群体。现在,康县的太平鸡养殖量已经超过10万羽,太平鸡又出现在康县百姓的餐桌上了。
重登“族谱”指日可待
重新端上百姓餐桌的太平鸡被做成各式菜肴,得到了食客们的喜爱,也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天天围着徐巍芹要买鸡,这不仅让她的太平鸡养殖事业干得风生水起,也成功引起了当地主管部门的注意。
在徐巍芹的养殖场考察调研之后,康县畜牧兽医局认为太平鸡是一种康县当地独有的畜禽品种,便将时任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的史兆国教授介绍给徐巍芹,并邀请史兆国团队在养殖场系统开展太平鸡种质资源调查及保种繁育工作,并将太平鸡畜禽新品种申报列为局里的重点工作之一。
“进驻养殖场后我们发现,由于当地百姓的习俗偏好,留存的太平鸡大多为黑羽红冠,少数为花羽、麻羽、黄羽等。要想进行品种认定,我们必须确定太平鸡品种的独特性,所以我们以黑羽群体为依据进行了体型外貌分析和基因分析。”甘肃农业大学教授赵生国介绍说。
通过将太平鸡与狼山鸡、寿光鸡、吐鲁番斗鸡等8种黑羽红冠地方鸡品种的体型外貌进行对比,发现太平鸡与对照组外貌均有差异。同时基因鉴定结果也显示,除了中国地方鸡品种都共有的基因外,太平鸡与静宁鸡、狼山鸡等10余个周边地方鸡品种和外貌相似鸡品种间均没有其他共有基因。“因此我们认为,太平鸡是一个未被官方正式认定的地方鸡品种。”赵生国说。
2021年,甘肃省畜牧兽医局向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提交了关于认定太平鸡为畜禽新品种的申请,却很快被驳回,原因是,在2004年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中显示,太平鸡已于1983年被确认灭绝。事实与资料相悖,需要提供更加充足的证据。
赵生国解释,可能由于前两次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力度不够、技术力量缺乏以及交通不畅等原因才造成了误报。“我们对部分养殖户和畜牧老专家进行了走访,了解到康县本地的确仍有少数太平鸡留存,证明太平鸡并未灭绝。”赵生国说。
其实,不止太平鸡,烟台䅟糠鸡、项城猪、龙游乌猪等一些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也因为各种原因在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时没有被记录。
2021年3月,我国全面启动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由于此次普查工作覆盖范围全、技术水平高、人员力量足,各地在全方位的普查过程中,发现了一批遗漏畜禽品种。全国畜牧总站畜禽资源处副处长陆健说:“为了确保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研究制定了《畜禽遗漏品种认定工作程序(试行)》,让这些遗漏品种能被重新认定,而太平鸡便在其列。”
专家测定太平鸡生产性能
最近,又有好消息传来,太平鸡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现场核验,距离重新被正式认定为中国地方鸡品种只差一步之遥。
让太平鸡“飞”出大山
一次对吃的执着,让太平鸡这个被遗忘的品种重新进入大众视野,并且还将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这个发展让徐巍芹又惊又喜,也让她的创业初衷有了些许改变。
“以前只想着能养点鸡赚些钱就好了,现在知道了太平鸡是个重要的畜禽遗传资源,我就一定要把它给保护好、利用好,不让它再次蒙尘。”她说。
多年的养殖过程中,徐巍芹夫妇跟着赵生国学到了不少保种扩繁的技能,也了解到了基因多样性的重要性。为了更大程度地保存太平鸡基因的多样性,夫妻俩放弃了迎合大众喜好只养黑羽鸡的做法,近两年,逐渐开始重视保留红羽、麻羽、黄羽等羽色的太平鸡,并根据羽色和冠型建立家系进行保种。现在,徐巍芹的太平鸡保种繁育中心已经分出了13个家系,并且种鸡核心群达到了1.5万只,年孵化能力达到20万羽,鸡苗推广到周边5个市(县、区),让太平鸡养殖户不再受无种苗可用的困扰。
太平鸡鸡苗
康县绿兴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银喜2016年从徐巍芹的养殖场购买太平鸡种鸡,承包了320多亩山地,用来孵化育雏、饲养商品鸡。“太平鸡飞行能力强,喜欢歇在树上,我们这里山多林多,正好可以用来养太平鸡,还能减少一些饲养管理成本。”他说,这几年,随着太平鸡苗的推广,康县已经有1800多户农户养殖太平鸡了,仿佛又回到了以前家家户户养太平鸡的时候,养殖量也实现了大幅增加。
但是,随着养殖量的增大,太平鸡在本地消费市场的占比始终只有30%左右,需要找到更多的销路才行。
作为新农人,朱银喜立刻便想到了大山之外的巨大市场。正好因为电商平台的扩大,他便借着这股东风,打通了太平鸡外销通道。如今,朱银喜每年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太平鸡8000余只,销售额达100多万元。
如今,徐巍芹、朱银喜这批新农人正紧盯太平鸡发展,他们不光忙着太平鸡的养殖推广,更关注太平鸡养殖的科学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和品牌化建设,琢磨如何延伸产业链条,把太平鸡这个品种真正地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惠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