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新麦即将上市,当前处于接新前的小麦市场敏感期,社会关注度高,各方面对新麦产量和新麦价格高度关注。“总体看,目前小麦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弱势运行;新麦有望丰收,开秤价可能高于上年。”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师王晓辉判断。
当前供应充足,制粉需求减弱
“当前2020年产小麦、政策性小麦和进口小麦共同供应市场,其中政策性小麦竞价销售周度成交率已经低于5%,市场供应完全有保障。据我们了解,目前部分农民和贸易商等主体仍持有2020年产小麦,完全可以满足面粉企业高品质小麦的加工需求,因前期建的小麦库存较多,个别面粉企业甚至也在销售小麦。”
王晓辉介绍,制粉需求主要包括食用粉和饲用粉两部分,当前市场处于弱势状态。饲料中饲用小麦和饲用粉需求具有“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食用粉需求近期有所恢复,但总体仍低于疫情前同期水平,面粉企业开机率较低。
王晓辉分析,今年冬小麦播种面积同比增加300万亩左右,结束了连续4年下降的局面;主产区一、二类苗比例大多超过90%,比上年同期提高5~10个百分点,丰收已有较好基础。新麦收获前只要不出现连阴雨天气,不发生大范围赤霉病,今年小麦将再获丰收,面积、单产和产量有望实现“三增”。
接新前麦价将维持弱势运行
“2021年小麦市场价格总体呈现‘先上涨,后高位弱势运行’的特征。”王晓辉分析,1月20日,黄淮海地区普通小麦平均进厂价由月初的2465元/吨涨至2580元/吨左右,为做好小麦保供稳市工作,1月22日,政策性小麦竞价交易规则调整,成交率由前一周的100%降至54%;成交均价下跌82元/吨,小麦市场价格也高位回调。4月3日竞价交易规则再次调整,成交率由前一周的39%降至13%。4月12日政策性小麦竞价销售底价上调60元/吨。5月上旬,黄淮海地区普通小麦进厂均价2525元/吨左右,累计下跌55元/吨。目前为止,2021年政策性小麦交易规则进行了三次调整,对贸易企业和投机资本参与竞拍起到明显抑制作用,5月第一周拍卖成交率已降至3.56%。
鉴于小麦市场供应充足,预计接新前小麦价格将维持弱势运行。5月下旬新麦即将上市,市场主体都在准备积极入市,各方面看涨预期较强,普遍存在“高开预期”,但“高开”后“高走”还是“低走”仍存在分歧。由于小麦总体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建议市场主体把握好市场节奏,规避市场经营风险。
小麦是我国两大口粮品种之一,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给充裕,可满足市场一年以上消费需求,保供稳市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对于今年的新麦市场,王晓辉分析,可能会呈现“产量增、价格涨、购销旺”特点,市场化收购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下一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将积极发挥新型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作用,加强对小麦市场价格的监测和趋势预判。同时,也希望各市场主体理性购粮,售粮主体适时出售手中粮食,共同维护小麦市场平稳运行。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高文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