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河北省南宫市新春民俗文化大集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演出的戏台前座无虚席,连两侧都围满了前来看戏的群众。戏台的幕后,来自南宫市戏曲艺术中心的演员们争分夺秒地打底妆、抹胭脂、点画眉眼、穿戴戏服,扮上后,趁着正式表演前的空档吊嗓、定调门儿、开嗓喊嗓,默戏进入人物,准备登台。
“风潇潇惯长征千里战马,高耸耸山岭又无人家,顾不得那路崎岖忙催战马,行来在歧路口路现双盆......”随着铿锵的锣鼓声响起,演员们高亢激昂的唱腔,精彩纷呈的表演,配合妙趣横生的情节,迅速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现场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还有观众还时不时拿出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
文化惠民添年味。创新文化供给,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题中应有之义。春节假期,带孩子前来观看演出的市民杨艳英说:“以前过年都是在家里吃吃喝喝,现在周边可以玩的地方多了,还能看几出好戏,让孩子感受感受传统文化,热闹又新鲜。”
精彩演出背后是文艺工作者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的用心坚守。据悉,这个由原南宫市京剧团的老演员自发组建的演出团体,成立于2015年,团队有演员30余名,生旦净丑,行当齐全,文武场配套,排练演出了《金玉奴》《双阳公主》《铡美案》《四郎探母》《钓金龟》《遇皇后·打龙袍》《白蛇传》《赤桑镇》等传统京剧折子戏,以及《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等现代京剧二十余折。
自2015年至今,南宫市戏曲艺术中心始终坚守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宗旨,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活动600余场,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传统戏曲艺术。每逢重大节假日,剧团更是积极开展公益演出,用艺术点亮百姓生活,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真正做到了文化发展为人民、文化发展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为了增添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让观众朋友们过足戏瘾,我们团队春节期间加班加点排练曲目,想让大家过上一个年味儿十足的文化年。”南宫市戏曲艺术中心演出队伍主持人高冬珍说。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坚韧的民间艺术力量,传统文化才生生不息,乡亲们的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南宫市委副书记付刚评价道。
一出出精彩纷呈的好戏传播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一张张幸福笑脸传递出人们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乡土中国的新春气息、文化脉动,在许多乡村的田间地头、文化广场散发着浓浓的乡土味、烟火气。
作者:中国农网·农民日报记者 高林雪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