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壹 文/图
九曲黄河、万里飞腾,从青藏高原奔涌而至,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伸出双臂,深情揽怀达拉特旗,190公里的旅途勾勒出壮美的“几”字弯,给予这片土地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生命滋养,也赋予这座城市得天独厚、绚丽多彩的资源要素。8月17-19日,“相聚达拉特 共谋新发展”系列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举办。活动期间,首届丝路大漠产业发展研讨会、第五届丝路青少年沙画国际大赛总决赛暨首届达拉特沙画艺术季等活动同时举办。
开幕式现场合影。值得一提的是,沙画大赛是“丝路青年梦想汇”下面的一个重要项目。“丝路青年梦想汇”是由丝绸之路城市联盟、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北京丝绸之路合作与发展促进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丝路青年国际人文年度交流项目,于2018年发起,旨在为来自不同背景、怀抱美好憧憬的各国青年展示才华、分享梦想提供舞台,并为他们感知时代、连接社会、增进友谊搭建桥梁。
丝路青年来相聚
丝路青年梦想汇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五届,吸引了近100个国家的上千名优秀青年参入其中,真正成为了各国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今年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部分活动由达拉特旗承办,将向世界各国青年展示达拉特旗在产业发展、生态治理等领域取得的成功经验。
参加本次活动的青年来自世界各地,他们也都是作为“丝路青年”来参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8月18日,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达拉特光伏项目、恩格贝生态示范区、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建亨能科文创空间等地,围绕科技改变沙漠、产业兴沙,荒漠化治理、沙产业技术和模式创新等有关话题向参观者介绍了达拉特旗围绕沙产业所做的探索与经验。
达拉特旗近年来以黄河文化体验、沙漠文化休闲、生态文明实践、田园乡村度假为载体,不断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要充分利用好国土发展空间,要把荒地、盐碱地、沙地、沙漠利用起来。沙漠、沙地换一种思维看它就是资源。”战略科学家钱学森最早于1984年提出这一科学论断,经过多年的探索,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草产业。
产业融合有成效
恩格贝生态治理经验展示。
内蒙古自治区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会长张卫东表示,内蒙古是我国沙产业、草产业发展起步较早、成效突出的地区。要充分利用沙区独特的光照、土壤、植物等优势,以及梭梭肉苁蓉产业、林草种植业、新能源产业、中医药保健产业和旅游产业等,这些是目前最具特色和潜力的沙产业草产业,即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沙为媒,达拉特旗走出一条沙产业融合发展之路。8月18日,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达拉特光伏项目、恩格贝生态示范区、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建亨能科文创空间等地,围绕科技改变沙漠、产业兴沙,荒漠化治理、沙产业技术和模式创新等有关话题向参观者介绍了达拉特旗围绕沙产业所做的探索与经验。
在内蒙古恩格贝沙漠博物馆,众多中外嘉宾驻足停留,倾听讲解员的讲解。
沙漠博物馆。恩格贝地处库布其沙漠中段北缘,北距黄河仅5公里,被黑赖沟和布尔斯太沟相拥,总面积200平方公里。恩格贝长期受沙漠化、洪水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困扰,直接危及黄河和周边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安全。1977年,伊克昭盟盟委、行署在恩格贝建立治沙站,拉开恩格贝防沙治沙生态建设序幕。
40多年来,一代代恩格贝人和国内外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历史传奇。目前,恩格贝植被覆盖率已达78%,森林覆盖率达到41%,动植物种类由原来的20余种增加到600余种,生物多样性成果显著。一条长约15公里、宽约10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已经牢牢横亘在库布其沙漠与黄河之间,明显改善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大大减少了入黄泥沙量。
各国青年话治沙
北京外国语大学缅甸籍留学生王伟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达拉特旗,沙漠景观和沙漠旅游产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一片广袤而美丽的沙漠,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一个值得探索和欣赏的地方。我发现了一些特殊适应沙漠环境的植物,如刺梭花和胡杨树。同时,一些小型动物如狐狸和黄鼠狼也可以在这里找到栖息地。达拉特旗的生态治理经验也启示我们,大自然需要我们来保护,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样才能共同应对全人类所面临的生态挑战。”
“中国的这些成功经验也对我们有所启示,不仅对中国的绿化经验所有了解,还更加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世界各地的青年也要携手同行,多多交流,为世界环保事业做出贡献。”北京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籍留学生梅丽莎说。
达拉特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北部,被誉为鄂尔多斯市的“北大门”。近年来,达拉特旗坚持把文旅融合发展作为全旗产业绿色转型重要突破口,依托区位交通和“大漠大河大草原”等比较优势,加强区域资源共享和战略合作,加快建设库布其国际沙漠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达拉特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王小平在谈及达拉特旗未来发展时表示,达拉特旗正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紧紧围绕内蒙古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鄂尔多斯市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建设“四个国家典范”、打造“四个全国一流”,系统推进大生态、大基地、大园区、大农业、大旅游、大民生、大治理、大党建“八大构筑”,全力冲刺“千亿实力旗县”,争创“全国百强县”。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