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转,水在转,这里四季如春天,人在变,村在变,我们永远有好梦,幸福万万年……”近日,记者走进浙江省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文化礼堂内,村歌《千年李祖如春天》再次响起。这是村里自发组织的“村晚”,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相聚一堂,分享过去一年的收获与喜悦,展望李祖美好的明天。
前不久,豌豆花乡厨分红了。这是由31名李祖村民出资入股的饭店。“连续五年分红了,我有两股,今年分到一万二。”村民方娟笑着说,要把这些钱存起来娶儿媳妇。
方娟是个敢闯敢拼的人,去非洲做过外贸,还在义乌小商品市场里卖过围巾。2019年,豌豆花乡厨生意好缺人手,她就回村到店里工作了。“以前,村里人都往外跑,外头才有机会,才能赚到钱;现在,哪里想得到,村里也能变得这么好。”方娟一边打扫卫生一边说,“以后村里发展肯定越来越好,人气肯定越来越旺。”
“那个站在手编竹篮摊位的就是我,”回忆起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在“共富市集”与其交谈的场景,方天宁依旧难掩激动之情。2021年,她大学毕业返乡创业,发动30多名村民编织竹篮,通过互联网销售,帮助他们每人每月增收约2000元。“现在,这部分业务比较稳定了。我每天都在思考,李祖需要什么,而我还可以为它做些什么。”过去三个月,她跑了省内外30多个乡村,见识了很多乡村的特色项目和模式,现在正在筹划新的项目方案,有望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皮皮杂货屋贴上了一副对联:“吾心安处是吾家,只生欢喜不生愁。”这也是封玲来李祖的第一年,在南瓜家糖水铺贴的对联。“今年我还是在李祖过年。”在封玲心里,李祖已经是她的第二故乡,这里,有她向往的生活。“不急不躁,不慌不忙,我们都会慢慢变好。”这是封玲在店门口的小黑板上写下的新年寄语。2022年南瓜家单日客流量最高是130桌,而2023年突破了200桌,2024年,“给李祖加点甜”的这间糖水铺有了新的使命——给乡村加点甜。
年前,村里的游客相对少了,楼小英终于能挤出时间安排企业年货订单了。“现在客人就喜欢有我们自己ip的产品。”楼小英说,店里打造了两款“有礼的祖er”特产礼盒,上架不到两个月,已经销售了近千盒。
李祖村四面环山,树绕村庄,水满陂塘。最近山上陆续种上了梨树。“到了春天,百亩梨树就会开花。等结果了,加工成梨膏糖。梨产业就成型了。”李祖村党支部书记方豪龙说。
山边的步道也在进行绿化改建。这是德胜古韵精品线的一部分,连接了后宅街道的方塘村和岭脚村。预计今年5月,三个村串联成线的景区将开放。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一个村富了还不算富。只有把周边村都带富,这才算真正的富。”方豪龙说,李祖村联合周边方塘村、岭脚村、稠岩村、大傅宅村、岩南村组建了“大李祖”共富联盟,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大李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使6个村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共同体。
新的一年,李祖村运营团队也在谋划新项目,比如开展乡村ceo培训、打造大地艺术季等。“期待艺术和乡村的融合,看看李祖会有怎样的新变化。”李祖村书记助理张彦春刚毕业就到李祖工作,从李祖村到“大李祖”共富联盟,他见证了村子的变化,也被创客们感染。新的一年,他还将参与一个个新项目落地。
作者:卢奕仿 李晓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帅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