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2024明文化论坛筹备会启动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明文化专项基金捐赠颁证仪式在北京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召开。据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副主任袁江玉介绍,十三陵景区将逐步扩大文化遗产开放范围,力争在2024年底开放思陵,2025年开放永陵,2030年前实现未开放陵寝全部开放。
“我们将对未开放陵寝实行分期分批逐步开放,现在正在考虑思陵和永陵开放。我们也邀请了相关专业机构做了文物保护修缮方案和周边环境整治方案,策划了相关展览展示内容,整体进行了设计和规划。”袁江玉介绍。
明十三陵管理中心正在编制明十三陵全域开放展示计划,同时做好贯通明十三陵主神道及兆域边墙保护修缮项目,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主题游径,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串点成线,由线到面,实现全域旅游。
其中,总神道是连接神路和各个陵墓的重要通道,也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区域之一。十三陵管理中心将持续做好打通明十三陵神道项目,为今后的历史演绎、明文化节、祭祀演绎、重现《出警入跸图》等活动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明十三陵兆域面积广阔,文物古迹数量多,但陵寝建筑和遗址遗迹展示仍不系统、不充分,十三陵管理中心计划借助土地流转契机,修缮兆域边墙,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主题游径,展示山水之美、古建之美、明文化之美。
至此,2024明文化论坛筹备工作已正式开展,论坛将围绕“明之盛”,即以明代盛世繁荣阶段的辉煌成就为主题进行研讨,由一场主论坛、四场主题论坛、一场学术论坛、五场文物展览和“明之礼”“明之悦”“明之彩”“明之韵”四个模块的系列文化活动组成,时间贯穿全年,旨在进一步发挥昌平作为北京“三条文化带”唯一交汇区的优势,发掘传承明文化精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昌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全球明文化研究、交流和体验中心。
2024明文化论坛将注重构建国际交流合作,着力提升明文化国际化水平;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提升数字化水平,着力推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让明文化以更加鲜活的方式走向大众,倡导明文化共建共治共享,着力提高社会大众参与度;探索时尚文化的市场潜力和产业化途径,着力为明文化发展传承注入新的生机。
据悉,明文化专项基金为社会资本参与文物、文化的公益化保护、公众化参与、多元化利用和发展,提供了“昌平方案”,专项基金将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明十三陵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及文博旅综合体开发中来。
作者:农京宣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