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小院”帮果农提质增效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县系列故事之三-ag凯发旗舰厅

农民日报社主办

ag凯发旗舰厅-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看科技 详情
“苹果小院”帮果农提质增效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县系列故事之三
  •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 编辑:王伟
  • 作者:杨梦帆
  • 2019-06-03 00:00:00


贺敬芝(左二)和小院的研究生张俊娜正在监测果园的温度和湿度。

  本网记者  杨梦帆

  相公庄科技小院位于河北曲周县槐桥乡相公庄村,是建于2010年4月的“苹果小院”。小院依靠国家苹果产业体系的技术专家,引进测土配方、壁蜂授粉、果园生草等技术,提升相公庄苹果的产量和品质。

  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研究生贺敬芝来到了相公庄科技小院。

  第一次见到苹果树她就出了洋相。 “这就是苹果树?这苹果多久能熟一次?”贺敬芝好奇地问道。就这一问,让当时周边的果农和老师都忍不住笑了。“作为一个农业大学的学生,连这种基础常识都不清楚,真是件丢人的事情。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她告诉记者。

  后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晓林让她包一排村里的苹果树,同时把她托付给了当地的果农,让这些果农带着她学习技术。在与果农的交往中,她逐渐明白,要多去田间地头才能发现问题,才能真正为农民朋友解决实际问题。

  前期师哥师姐的工作让相公庄科技小院已经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我2019年春节前取了45户果农地里的土,检测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并把信息张贴到小院内。有的农户不识字,直接就让我告知他的土壤中缺什么,他会去补。有些农户不仅想了解土壤的检测结果,更想了解如何用药。”贺敬芝告诉记者。

  上世纪80年代相公庄就从种植粮食作物转型种苹果,就如何提高效益,村里人费尽了心思。“但是还是种不好,产量提不上去。”贺敬芝介绍,相公庄小院建立以来,已经有9位农大的研究生在这儿奋斗过。“苹果种植不是我们的长项,我们找到了山东农业大学的老师,引进了一些生产技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到来,让村民更有信心了。村里苹果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800亩上升到2018年的1500亩。村民张景良对记者说,小院的到来对村民的帮助可大了,果园生草技术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壁蜂授粉让果型端正了…… 这些学生能吃苦,手把手教大家新技术。以前一亩地产4000-5000斤苹果,现在达到7000-8000斤。苹果每斤售价从以前1元左右达到了2018年的1.8元,估计今年能卖到2元多。

  苹果产量、品质提升了,又面临着如何销售的问题。苹果成熟后,小院的研究生首次尝试在网上销售苹果,但由于经验不足,卖得不是很成功。“虽然只卖出了十几箱,但也是一次很好的尝试。”贺敬芝说,“在科技小院里学习,就从课本到了实践。不仅提高了农业实用技术水平,连性格也改变了。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自信!”

分享至
相关新闻
关于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